“網傳我殲-20C垂直起降首飛,真假?今兒個我就掏心窩子跟大伙嘮明白——這事兒到底靠不靠譜!別急著喊‘中國軍工YYDS’,也別急著罵‘標題黨’,咱們用事實說話,把門道攤開了看!”
最近網上瘋傳一張“殲-20C垂直起降首飛”的模糊照片,不少人激動得直拍大腿:“咱五代機都能垂直起降了?!”結果仔細一看,漏洞百出。第一,發動機不對勁。 殲-20原本是雙發設計,照片里卻只有一臺發動機,尾部噴口還像F-35B似的向下偏轉。雙發改單發?
這就好比給大象穿高跟鞋——發動機推力根本帶不動,高溫尾流還可能燒穿甲板。第二,起落架“消失術”。 垂直降落時起落架必須放下,但照片里機輪穩穩收著,活像在玩“隱身魔術”。
對比F-35B的實拍視頻,這操作明顯不符合物理常識。真相? 不少專家扒出,這圖其實是游戲《現代戰艦》里的殲-26“精衛”改圖,連機翼褶皺都和游戲模型一模一樣。
不過,雖然“殲-20C垂直起降”可能是假的,但中國搞垂直起降戰機絕非空穴來風!技術儲備扎實得很。 成飛2023年申請了“雙發串聯”專利,用兩臺發動機前后串聯,前機負責升力風扇,后機主推力噴口90度偏轉。
這種設計既能避開發動機“打架”,還能減少對機身結構的魔改。沈陽所2024年還招標“對轉風扇系統工裝”,這種裝置能通過傳動軸把主發動機動力分給前部風扇,和F-35B技術路線神似,但咱走的是“冷熱流分離”路線,避免燒壞甲板。
為啥要搞垂直起降? 南海島礁急需“空中哨所”。永暑島等地的跑道長度有限,傳統戰機起降困難。垂直起降戰機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降落”,搭配電磁彈射器,075兩棲攻擊艦秒變“準航母”。
再說六代機技術下放,官方透露六代機研發順利,部分技術已應用到現役機型。殲-20C若真能搞垂直起降,妥妥是“五代半”頂流。
網友炸鍋:支持派VS反對派,你站哪邊?
支持派:“搞就完了!”當年殲-20出來的時候,誰信中國能搞隱身五代機?垂直起降+電磁彈射,076兩棲艦直接變閃電航母,臺海巡邏效率翻倍!
反對派:“別畫餅了!”F-35B航程短、載彈少,被叫“最弱五代機”。殲-20改垂直起降,性能怕不是要撲街?雙發改單發?發動機推力夠嗎?隱身性能還保得住嗎?
吃瓜群眾:“我就想問——這玩意兒啥時候能上艦?南海那幾個島礁能蹲幾架?”
說到底,垂直起降戰機對中國意義重大:戰略上, 它能讓兩棲攻擊艦擺脫“只能帶直升機”的憋屈,和航母組成“高低搭配”,戰力直接拉滿。技術上, 研發過程能帶動發動機、飛控、材料等一大波進步,就算最后不造殲-20C,這些技術也餓不死。
不過,別被模糊的“首飛照”帶節奏!中國軍工向來穩扎穩打,重大進展必有官宣。與其猜測“殲-20C改垂直”,不如期待076兩棲艦的電磁彈射器實測——那才是真·硬核技術!
其實,從殲-20隱身五代機到“雙發串聯”專利,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有目共睹。甭管垂直起降戰機能不能成,只要方向對,咱就有底氣喊一句:“未來,看咱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