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孫磊,實習編輯,余婷婷
在近期發布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的A股上市整車企業中,比亞迪(SZ002594,股價398.80元,市值1.21萬億元)以超91億元的凈利潤登頂榜首。
比亞迪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出現逆勢增漲,實現總營業收入約1703億元,同比增長36.35%;實現凈利潤91.55億元,同比增長100.38%。
視覺中國圖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比亞迪能取得如此亮眼成績,背后原因是什么?2025年,比亞迪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規劃和預期?
日前,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盈利大增 銷量增長助業績爆發
記者了解到,銷量的快速增長,是比亞迪今年一季度優異業績表現的關鍵所在。
比亞迪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約100.08萬輛,同比增長59.81%,僅用了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不少合資車企全年的銷量目標。
對比亞迪近兩年銷量高增長的原因,李云飛認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新能源戰略的長期堅持;二是對技術創新的長期堅持;三是擁有垂直整合的戰略優勢;四是多品牌協同發展。
2022年4月3日晚間,比亞迪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關于停止燃油汽車整車生產的說明》,宣布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將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下簡稱插混車)業務。
此舉標志著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家全面轉向新能源汽車生產的車企,開始在新能源賽道上飛速發展。
比亞迪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純電動和插混車分別銷售約41.64萬輛和56.9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8.74%和75.68%。
“得益于‘插混+純電’兩條腿走路,比亞迪在今年一季度摘得全球插混及純電銷量冠軍,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李云飛稱。
以創新技術帶動銷量增長,是比亞迪征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戰術。
今年2月,比亞迪“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發布,將高階智駕下探到10萬元以內市場;3月,比亞迪對外發布整合了全球首個超級千伏架構、閃充電池、兆瓦閃充系統、量產30000rpm電驅系統的超級e平臺技術。
“比亞迪推出更加親民的智駕車型后,有利于提升公司產品在經濟型價位段的市占率。”海通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隨著搭載超級e平臺技術的純電車型上市,比亞迪純電車型競爭力將大幅提升,有望復制DM5.0超級混動技術帶來的新車周期。
此外,多品牌協同發展策略也讓比亞迪完善了產品布局。截至目前,比亞迪通過該策略,逐步完善了由“比亞迪”“方程豹”“騰勢”及“仰望”所構建的多品牌梯度布局,覆蓋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化的細分市場,更好地滿足用戶多方位全場景用車需求。
進入2025年后,比亞迪加速推動新技術上車量產,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推出各類新車型。比亞迪方面稱,將依托持續擴大的規模效應和垂直整合的戰略布局,助力集團業務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技術是底氣 研發投入遠超凈利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核心技術和新車型的密集投放,離不開比亞迪長期以來對研發的持續高投入。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超1900億元;其中,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的研發費用約142.23億元,超同期凈利潤近51億元。
據李云飛介紹,在過去14年中,比亞迪有13年的研發投入超過當年凈利潤。“這顯示出,比亞迪在技術創新上的堅定投入和長期戰略眼光。”李云飛進一步表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比亞迪是全球唯一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半導體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新能源車企,擁有較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及成本把控能力。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大環境下,整車企業尤其是新能源車企,想要生存下來并脫穎而出,就需要把整個產業鏈發展作為自身發展的根本。”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整車研發和生產電池,應實現制造體系的優化,而不是簡單地比拼智能化和高端化。
而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其動力電池供應已由內供轉為“內供+外供”,裝機量僅次于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270.37元,市值1.23萬億元)。
韓國知名電池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中,比亞迪以37GWh、同比增長62%、市占率16.7%的成績,位居全球第二,領先第三名LG新能源的優勢,從2024年同期的1.4個百分點擴大至6個百分點。
據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介紹,比亞迪堅持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線,針對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設計挑戰,創新設計了超大長寬比刀片電池,并提出了高集成效率無模組電池系統設計的方法和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攻克了純電動乘用車高安全與長續航協同提升的行業難題。
在李云飛看來,技術是比亞迪能夠保持持續領先的底氣。
“技術的背后是工程師文化,比亞迪始終堅持新能源發展路線,堅持技術創新的理念,憑著‘敢想、敢干、敢堅持’的工程師精神,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企業。”李云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增長新動能 海外市場本土化提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海外市場因其更高的利潤空間和增長潛力,正逐漸成為各大車企布局的戰略要地。
2021年,比亞迪正式宣布“乘用車出海”計劃。截至2025年4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球六大洲、112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巴西、意大利、泰國等地接連斬獲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比亞迪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海外銷售新能源汽車約20.61萬輛,同比增長110.51%,占公司汽車總銷量比例高達20.59%。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比亞迪不僅鞏固了國內市場的領導地位,還通過海外市場的擴張,進一步提升了其全球競爭力。”努曼陀羅(麗江)管理咨詢合伙企業執行事務合伙人、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如是表示。
“2025年,比亞迪全年銷量目標為550萬輛,其中海外銷量目標為80萬輛。”李云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稱。
按照規劃,比亞迪2025年的海外市場銷量將占全年銷量目標的14.5%以上,“海外市場已成為比亞迪銷量與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華泰證券方面在研報中稱。
為助力海外市場開拓,比亞迪搭建了屬于自己的出海船隊。“截至目前,公司的8艘滾裝船已有4艘投入運營,助力國車出海。”李云飛稱。
不僅如此,比亞迪還在海外市場積極推進本土化生產進程,目前,已形成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巴西、匈牙利四大海外工廠。
“公司位于泰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工廠均已竣工投產,位于巴西和匈牙利的生產基地也將在未來投產運行。”李云飛稱,未來,比亞迪將繼續秉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深化全球化和本土化戰略。
海通證券在研報中分析指出,隨著自有運輸力量的持續增長和海外工廠的相繼落地,比亞迪海外銷量有望持續提升。
當地時間5月15日,比亞迪宣布其歐洲總部落戶匈牙利,承載銷售與售后、車輛認證及測試、車型本地化設計與功能開發三大核心職能。“比亞迪歐洲總部的設立,標志著比亞迪與匈牙利本地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也更堅定了比亞迪在歐洲長期發展的決心。”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
實際上,匈牙利已經成為中國汽車主機廠及汽車供應鏈企業的歐洲戰略支點,這一背后有著深層次的戰略考量。匈牙利是歐洲傳統汽車工業重鎮,有著較為成熟的產業配套體系和豐富的上游原材料資源。
在此背景下,華泰證券在研報中分析指出,比亞迪新能源車型或在歐洲迎來新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