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堪稱“鴻門宴”式的會晤,讓全世界看了場美式霸權的活報劇。
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晤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時突然發難,將一段視頻毫無征兆地拍在拉馬福薩面前。畫面中哭喊聲,伴隨著他“咄咄逼人”的指控,“南非正在發生針對白人的種族滅絕”。
這一幕,讓毫無準備的拉馬福薩有點懵圈。來時,他還特意帶上了兩位高爾夫球選手,準備投“特”所好。
好在拉馬福薩反應夠快,當場予以否認,并指出特朗普所謂南非白人正在逃離暴力和“種族主義”法律的說法站不住腳。
雙方你來我往,這場會面堪稱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此前,如果說對烏克蘭,特朗普是希望用“恐嚇”來攫取更多的礦產資源和戰后重建的主導權。
那么,這次“伏擊”南非,他打的又是什么主意呢?
塑造“硬漢形象” 爭取更多“紅脖子”選民
事實上,自特朗普上一任期開始,“白人至上”的標簽就始終圍繞在他身邊。這一次總統大選之中,從他與哈里斯的選民結構中,這一趨勢表現的愈發明顯。以搖擺州佐治亞州為例,七成白人選民稱,他們支持特朗普;黑人選民則完全相反,80%的人表示,他們支持哈里斯。
狂噴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努力塑造“為‘白人受害者’發聲”的硬漢形象”,將有助于鞏固選民基礎。至于,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并不重要。畢竟,明年就將迎來中期選舉。這次選舉也被美國媒體視為是對現任總統特朗普的一次“中考”,選民將如何對特朗普兩年政績打分,關乎這位共和黨籍總統未來的執政前景。
而根據5月的最新民調數據,特朗普的總體支持率在仍在39%至42%?之間徘徊,不支持率普遍超過50%。如果還不能有所改變,選戰堪憂。
“討好”金主 南非后裔馬斯克
一切為了選舉。當然,選舉光有形象還不夠,關鍵是得有錢。
特朗普執政還不到一年,無論是在他的社交貼中,還是公開露面的場次,那個曾經“鮮衣怒馬”的馬斯克,四處碰壁之后,似乎正在淡出了特朗普的權力核心。
“心灰意冷”之下,他近日表示,“今后將大幅削減”對政治選舉的投入,并稱自己“已經做得夠多了”。
要知道,特朗普能競選成功,馬斯克可是立下汗馬功勞的。在整個競選周期內,前前后后投入了2.9億美元。
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盡管出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亞(現名茨瓦內,南非行政首都),但此前馬斯克對南非拉馬福薩政府多有批評。其中一個主要矛盾就是南非的《廣義基礎的黑人經濟振興法》,該法律規定南非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公司,至少30%的股權須由黑人持有,而馬斯克不愿在這一問題上妥協。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此時拿所謂的“種族問題”說事,不排除施壓南非政府,迫使其對“星鏈”進行法律豁免。
“打臉”南方國家 顯示“霸主”地位
美國對南非的打壓,恰好發生在南非積極推動“全球南方”合作的關鍵節點。作為今年G20輪值主席國,南非計劃將“非洲發展”列為峰會核心議題,并推動建立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融資機制。
而特朗普政府卻宣布抵制G20峰會,國務卿魯比奧直言:“南非政策與美國利益不符”。這哪里是人權之爭,分明是對非洲自主發展權的粗暴干涉。
這場爭執的深層邏輯,是單極霸權與多極化趨勢的碰撞。特朗普政府試圖用“白人受害者”敘事制造分裂,卻低估了非洲國家的覺醒。正如南非政治分析人士翁加瑪?姆廷卡指出:“這是脅迫外交,想迫使南非向美國靠攏”。
不過,這次南非總統也沒給特朗普好臉色看,直言“自己可不會送飛機給特朗普”。當拉馬福薩離開白宮時,他留下的不僅是對霸權的輕蔑,更是全球南方國家自主發展的宣言。這場爭執,或許正是舊秩序崩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趙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