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酷樂汽車
2025年5月22日,小米汽車在最新產品發布會上推出旗下首款SUV —— 小米YU7,其中文讀音“御7”,取“御風(參數丨圖片)而行”之意,這也是我們從諜照到官圖最后到實車,終于等到這臺車正式發布。
小米定位該車為豪華高性能SUV,雖然很多人吐槽車頭像法拉利SUV,車尾有點馬丁的感覺,但這不重要,因為SU7推出的時候大家也說車頭像邁凱倫,不過看久了就習慣了。
這臺SUV并不是SU7的越野版,而是從內到外都進行了全面革新,在設計、性能、智能科技等多個維度,小米都進行了重新設計。
全新小米YU7延續了SU7的家族設計語言,同時又獨具特色,作為中大型SUV,其長寬高分別為4999mm、1996mm、1600mm,軸距3000mm,從尺寸來看,這臺車的內部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小米非常執著于數學之美,發布會上雷軍就介紹這臺車擁有3倍輪軸比、2.1倍輪高比與1.25倍寬高比,也就是通過黃金比例來塑造優雅姿態。1:3的頭身比和680mm的前輪中心點到剎車踏板接觸點,搭配3.11㎡量產車最大蚌式鋁機蓋,視覺沖擊力還是比較強的。
此外該車還擁有141L的超大電動前備箱,支持8種開合方式,實用性上小米確實沒輸過,現在部分傳統車企的電車系列都沒有前備箱空間。
在細節設計上,熟悉的鏤空水滴大燈嵌入風道,實現180°超廣角照明,光環尾燈經過視覺升級,辨識度很出色,但其設計理念確實不免讓人想起馬丁的尾燈,或者其他參考馬丁設計的中國車企產品。
轉角下壓的設計也增加了尾部的穩重感和力量感,632nm以上波長超紅光在晚上也會十分亮眼。
該車采用全新電動內翻門把手,在靜止或行駛時隱藏,降低風阻的同時,靠近自動內翻并搭配氛圍燈,儀式感拉滿,只不過國標安全開始涉及到隱形門把手問題,恐怕后期改款的YU7會回歸更加傳統的設計。
空氣動力學方面,小米YU7延續多風道設計,通過40+組風阻優化,將最終風阻系數降至Cd 0.245,這對于一臺SUV來說,確實不錯,對比優化前CLTC續航增加59km,進步還是不比較大的。
車色方面,首發的寶石綠、鈦金屬色、熔巖橙三種顏色,靈感源自大自然。
內飾設計上,小米YU7提到“雙區環繞,豪華座艙”理念,有了SU7的經驗,小米在塑造YU7內飾風格與實用性上也更加得心應手。
該車搭載行業量產首發的小米天際屏全景顯示,采用3塊Mini LED屏幕和全景曲面投影技術,1.1m超寬顯示、108PPD超視網膜級高清顯示,可視峰值亮度1200 nits,組合儀表可根據需求自行組合,交互體驗上也秉持了小米的一貫作風。
而該車車內還搭配了部分金屬與碳纖維材質進行點綴,中控臺中央則配備一塊15.6英寸的3K分辨率懸浮式中控大屏,車機集成小米澎湃OS車機系統,支持三界面分屏操作,方便駕駛者同時查看多種信息。
內飾可選淺色系松石灰、深色系珊瑚橙和暮影藍三種顏色,搭配高頻接觸內飾面100%軟包覆蓋和Nappa牛皮座椅,同時還獲得了OEKO-TEX一級國際認證,健康方面不容忽視。
整車儲物容積達1970L,滿足家庭自駕游等多種場景需求。
在座椅方面,小米YU7配備雙色拼接座椅,座椅采用人體工程學設計,具備良好的支撐性與包裹性,同時,主副駕駛座椅均支持電動調節、加熱、通風以及按摩功能,可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
主駕則采用流行的零重力座椅,12層結構兼顧包裹性與支撐性,后排135°電動躺椅支持電動無級調節,確實對得起小米給這臺車的定位。
底盤部分,該車零百制動最短制動距離33.9m,可與保時捷911一戰。此外還搭載運動車型流行的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結構,匹配閉式雙腔空氣彈簧+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兼顧運動與舒適,其5.7m轉彎半徑也比較靈活。
上述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可精準匹配路況需求,快速調節阻尼力,閉式雙腔空氣彈簧支持5擋高度調節,最大上下調節范圍75mm,最高222mm離地間隙,同時還可快速調節空氣彈簧剛度,最大高低剛度差超40%,能夠在保持路感的同時更加舒適。
續航方面,小米YU7入門標準版就擁有835km超長續航,是100kWh電池內最長續航的純電SUV。而Pro版和Max版四驅車型CLTC續航分別高達760km和770km,全系搭載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10%-80%充電僅需12分鐘,15分鐘最快補能620km,解決續航焦慮。
車身架構上也是該車發布會上提到的重頭戲,采用鎧甲籠式鋼鋁混合車身,車頭吸能空間659mm,大于特斯拉Model Y的560mm,底部增加1500MPa橫梁,應用小米SU7 Ultra同款防彈涂層,提升電池安全。
此外還有升級應用的“2200MPa小米超強鋼”,是汽車行業量產最高強度熱成型鋼,全車高強鋼和鋁合金占比達90.2%,車身扭轉剛度47610Nm/deg,最大限度保障車內人員安全。
其首先應用在全車四門防撞梁,相比1500MPa車門防撞梁,前門承載力提升52.4%、前門防撞梁吸能性能提升40.2%、后門承載能力提升37.6%、后門防撞梁吸能性能提升25.4%。
另外,小米YU7在A柱、B柱用了6根熱氣脹管,與車身結構配合形成「內嵌式防滾架」,使得A柱承載能力提升35%、B柱承載能力提升70.5%,在應對鉆卡、翻滾等惡劣場景都能更好保護乘員艙結構。
電子電氣架構方面,小米YU7采用“四合一域控制模塊”,集成輔助駕駛、座艙等多個域控制器,控制器數量減少75%,提升續航超16km。
此外還搭載第三代4nm驍龍8移動平臺和NVIDIA DRIVE AGX Thor?車載計算平臺,算力達700TOPS,支持大模型數據、雙5G并行通訊網絡、UWB鑰匙、WIFI7等先進通訊技術,與小米系列產品無縫對接。
輔助駕駛硬件上,全系搭載1個激光雷達、1個4D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
車系版本上,共有三個版本:
小米YU7標準版,擁有835km超長續航、96.3 kWh磷酸鐵鋰大電池;小米YU7 Pro版,支持770km長續航,搭載雙電機四驅和閉式雙腔空簧,零百加速4.27秒;小米YU7 Max版,高性能四驅版本,零百加速3.23秒,最高時速253km/h,升級101.7 kWh三元鋰電池、支持760km長續航、5.2C超級快充。
性能方面,小米YU7搭載小米超級電機V6s Plus,具備分段磁鋼技術等技術提升電機效率,旗艦雙電機四驅版本最大馬力達690匹,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和Macan Electric Turbo。
該車預計7月正式上市,發布會沒有公布售價,預計可能在30萬元上下。
More
今日日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