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關于明星選手Uzi入選《英雄聯盟》名人堂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有支持他入選的玩家,也有認為其他選手更適合的玩家。在Sara看來,Faker之下的選手并沒有明確區別,畢竟電競選手很難持續保持巔峰狀態,也很難做到在游戲內外都完全服眾。我覺得《英雄聯盟》名人堂的最大問題,是每年沒有多選幾個選手。
看看NBA名人堂,每年有5-15人可以入選,從選手到裁判到戰隊老板,都有可能入選名人堂。比如我們熟悉的姚明,論職業生涯的成績也不算很好,但憑著文化影響力也入選了名人堂。參觀NBA名人堂甚至還要買28美元的門票,體育領域的名人堂本身就是個帶有紀念價值的商業性質活動。
《英雄聯盟》電競從2011年至今,其實涌現了很多電競選手,比如早年的歐洲法王Froggen,他雖然沒有太多成績,但對游戲的影響也很大,同樣有資格進入名人堂。但由于退役太早,他的商業價值不高,即使出了皮膚也不會有太多人買,所以拳頭游戲短期內都不可能選他進入名人堂,尤其每年只選1個選手的情況下。Sara真的覺得以目前的電競圈趨勢一年選5個選手,每個位置選1個人,可能是更好的商業抉擇。
Froggen是EU分路確定后,改變了玩家對于對線階段看法的重要選手。他讓人們意識到補刀、線權、打錢能力、對線換血,是中單位置的玩法基礎,這些概念沿用至今。在Froggen之前,玩家們只是在線上不斷打架,并沒有優先考慮補刀和發育,而Froggen向人們展示了《英雄聯盟》是發育游戲而不是殺人游戲。即使你前期獲得2個人頭,但你落后50刀的話,就有可能落后等級。人頭并不重要,金幣和經驗的價值更高。他在2012年用卡爾薩斯中單,20分鐘300刀的恐怖紀錄,深深震驚了年少時的我。
如果說Froggen憑著對線貢獻,擁有進入名人堂的資格,但Sara覺得打野位置的Diamondprox選手,他對于野區規劃的貢獻也非常大,甚至奠定了《英雄聯盟》現代打野和反野的概念。我最早知道這位選手是他長得很帥,當時在一眾網癮少年里,Diamondprox可以說是大帥哥了。他在2011年出道,隊伍被收購后加入了莫斯科M5,老玩家應該都知道這支隊伍,他們的寡婦中單在2012年直接打爆了IG。
《英雄聯盟》在2011年左右才確定下EU分路,也就是上中單人線、下路雙人組、自由人打野的打法。我查詢了早年的游戲視頻,EU分路之前是流行雙人組走上,還沒有保護射手發育的意識。在EU分路形成后,上中一般是以法師英雄為主,S1全球總決賽盛行雙AP和ADC下路的打法,FNC就是因為他們單人線更強所以拿到了冠軍。這段時間的打野還是工具人,可以說是隊伍的第二個輔助,《英雄聯盟》早年的輔助地位是真的低,到2014年才真正改善。
Diamondprox的貢獻是讓打野不再是團隊的輔助,他偏好使用李青、烏迪爾這支前期強勢的英雄,讓打野角色變成積極入侵對手野區、支援隊友打出擊殺、具有Carry能力的位置。M5徹底改變了游戲玩法,他們通過取得中野主動權來玩游戲,然后不斷入侵對手的野區,干掉對手的打野讓游戲變成4打5的戰術。在2012年,這種打法驚為天人,當時歐美、中國和韓國都沒有隊伍是這樣玩游戲,包括統治國內的WE。
在2012年的IEM世界賽和IEM卡托維茲站,M5都是憑著這種打法拿到冠軍,他們傾向于讓每條線都選到有線權的英雄,確保打野可以玩得非常舒服,隊伍從野區滾起雪球。這種戰術最終變成了游戲固定戰術,TSM、CLG等隊伍紛紛學習,拳頭游戲也多次削弱M5的擅長英雄。當年M5的陣容極具創造力,每個選手的英雄池都很深,他們也是很早就激活野輔聯動,讓輔助頻繁游走去幫助打野取得優勢。M5非常注重視野控制,5人出門合計9個眼,這意識太超前了。
Diamondprox之所以可以打得那么舒服,也得益于中單選手Alex Ich的幫助。2012年大部分中單都是用奧莉安娜、古拉加斯、拉克絲、卡爾薩斯這種傳統中單,Alex的英雄池很深,尤其喜歡使用刺客英雄。他的伊芙琳、卡茲克中單極具壓制力,引來了其他選手的模仿。以M5對陣IG那場比賽為例,中單寡婦頻繁針對邊路,直接將IG打到心態爆炸。要知道,中單刺客版本其實是到2013年才崛起,這也是WE當年打不進世界賽的原因,若風是玩不了刺客中單。
Sara當時一度認為他們能夠奪得世界冠軍,但M5的整體實力不夠強,導致他們未能完全統治職業賽場。M5在S2全球總決賽的半決賽階段,遇到了來自中古臺灣的黑馬TPA,這個以北美留學生為主的隊伍,他們研發了一個全新的戰術,那就是邊路分推。在中下選手對線能力都很強的情況下,上路選個AD豹女、慎、奧拉夫自己玩,帶穿邊路施加壓力。不管是M5還是韓國隊AZF,都沒辦法處理這種打法,因為抓死一兩次沒有太大意義。
但不管怎樣,M5是當年最讓我感到驚艷的隊伍,每次他們打完比賽后,我都迫不及待地看戰報和錄像,想看看他們又拿出了怎樣的英雄和戰術。畢竟當時《英雄聯盟》電競還是起步階段,戰隊們還不習慣抄答案,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那年的IG就傾向于讓Pdd玩上單皇子和石頭人,主打團戰大招流,他們到了世界賽后改變打法,嘗試讓Pdd來接管游戲,但運營方面還是落后M5太多了,笑笑更是被Gosu的琴女反手教育。
回到最初的話題,Froggen和Diamondprox的商業價值,肯定不會有Uzi或者Caps那么高,畢竟都是化石級別的選手了,而且他們確實也沒有官方的國際賽事冠軍。但這些選手代表了一種情懷,他們曾經對游戲作出過貢獻,同樣有資格進入《英雄聯盟》名人堂。只是按照拳頭游戲現在的更新頻率,估計這款游戲出到第二代,他們也無法入選,畢竟Ambition、Bengi、Bjergsen還在排隊。而且,拳頭游戲直到2024年才想到推出《英雄聯盟》名人堂,不管是從商業還是紀念角度都太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