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姐,70后山東人。我在家排行老四,因為又嫁到法國,所以給自己取名法國四姐。
22歲時,我結識了大我10歲的法國上司小克。沒想到一向嚴肅的小克對我一見鐘情,面對突如其來的告白,我倉皇而逃。
半年后,在他回國的告別宴上,我卻對他怦然心動,從此開始了跨國戀情的雙向奔赴。
幾經波折,我們終于走到了一起。現在,我倆已攜手共度18年人生,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也找到了共同的事業。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我想,這就是生活最好的模樣。
(幸福的一家四口)
1979年,我出生于山東高密的一個普通農家。雖是農村家庭,但父親很有生意頭腦,母親也是個能干的人,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還成了村里第一個萬元戶家庭。
雖然家里條件不錯的,可農村的教育條件、文化建設等等,還是跟大城市沒法比。一直待在農村,眼界、見識也很受限,父親一直希望帶我們去更好的地方發展。
11歲那年,我們一家就在親戚的幫助下,搬到了青島。
搬到青島后,父親的生意,家里的人際關系,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對我來說,也是如此。從前在村里,去哪里都有一群孩子跟我一起玩,我一直是村里的焦點。
(二姐后來也嫁到了法國,兩家人的合影)
轉到青島的新學校后,我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小伙伴,跟班上的新同學沒有共同話題。從焦點一下子到了邊緣,一向開朗樂觀愛笑的我,也開心不起來了。
但自怨自艾從不是我的性格,無奈只有拼命學習,半年時間我就變成了班里的尖子生。老師同學開始接納了我,我也逐漸適應了新環境,變回了那個開朗樂觀的我。
中考時,我考上了青島的重點高中。高中時期,我原本是個聰明用功的學生,成績也不錯,但高三時,意外生了一場大病,影響到了我的學習狀態,高考落榜了。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盧浮宮,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
家里問我要不要復讀。那時,母親得了糖尿病,花了不少錢治病。最小的弟弟是超生,又罰了一大筆錢,家里的積蓄被掏空了一大半,加上父親的生意進展得不太順利,家里的經濟條件緊巴巴的。
我不想給家里增添經濟負擔,選擇了讀成人大專。
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我高三時不逞強,休學一年再復讀,也未必不能考上大學。
但人生從來沒有如果,而人生際遇的奇妙在于,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總會在另一個地方給你打開一扇窗。
大專畢業后,我去了一家商城當促銷員。2002年春節前夕,公司臨時把我調派到了一家新開業的超市。
正是這次不到10天的工作調動,讓我在那里結識了來自法國的小克,似乎是一場命中注定。
(我和小克結婚了,年輕時的小克很帥)
相識之初,我23歲,小克33歲。那時,他每天早上都會巡店。他常穿一件藏青色的羊絨大衣,總是不苛言笑拒人千里之外。看著非常成熟,那時我還以為他早已經結婚了。
后來我才知道,小克是法國總部的管理人員,公司派他到中國負責籌建這家青島分店。從選址到店面裝修,到后期招人,他每件事都親力親為,就像養孩子一樣把超市建起來。
我讀書時英語成績一直不錯,還當過英語課代表,就是沒什么實踐機會。現在有個外國同事,我就想有機會和他說說話,鍛煉一下英語就好了。
(凱旋門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兩側是修剪整齊的法國梧桐)
一天,我看到小克在超市的煙酒柜臺買煙,離我站的位置僅一步之遙,就笑著用英語對他說:“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
小克第一次聽到促銷員說英語,不由驚訝地回過頭來看了我好一會。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他喜歡牙齒白凈、笑容燦爛的女孩。就是那一瞬間,我的笑容就像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他的胸口,給他留下深深的烙印。
當時,小克沒有說別的,只是用英語問我,愿不愿意跟他交個朋友,愿意的話下班后可以去辦公室。
我心里有點慌,擔心是聽錯了,再說我的英語水平還不能跟外國人溝通自如。因此,我并沒有赴約。
(女兒長大了,和父母關系依舊融洽,一家人一起在法國多瑙河游玩)
從此,小克每次看見我時,都會主動跟我說Good morning,我們也慢慢熟悉起來。
一天中午,我外出吃飯時遇到了小克,他邀請我一起去吃飯。那時青島沒多少外國人,我對小克有些好奇,又想著練練英語口語也挺好的,就互留了聯系方式。
幾天后,我和小克一起去吃飯。點餐時,小克把餐單給我,讓我自己點喜歡的,沒有一點幫我點餐的意思。
中國女孩大多比較矜持,我只點了最簡單的漢堡套餐,心里嘀咕著,哪有讓女孩主動開口說想吃什么的,真小氣。
后來我才明白,這只是法國人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和我們不同而已。他們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很尊重別人的想法。他們是真不懂得客套,自然也不會幫別人點餐。
吃了一會兒,小克突然說:“你能當我的女朋友嗎?”
在這之前,我倆從來沒有單獨相處過,猛地聽到這句告白,我第一反應是驚嚇而不是驚喜,脫口而出:“Sorry,我已經有男朋友了,不能跟你一起。”
聽到這句話,小克頓時沉默了。后來我才知道,在法國人的思維觀念里,單身女性答應異性的非商務性邀約,是件非常慎重的事,意味著雙方有機會成為戀人。
一個有伴侶的人,是不應該隨便和異性單獨約會的。所以,小克聽說我有男朋友,其實是很失望,甚至有些生氣的。
回去后,小克再也沒有請我出去吃飯,頂多是早上巡店看到我打個招呼。我一度以為,我倆的關系就這樣了,連要好的同事都不算。
(法國威風凜凜的騎馬巡警,大部分都是女警花)
很快,春節放假,我也回家過年了。春節過后,我沒有回超市,也沒有和小克告別,去了一家新公司上班。和小克之間的小插曲,似乎也從生命中漸漸遠去了。
半年后,我去一個同事家玩,到了同事家才發現,同事家離小克的超市很近。
我又想起了小克,想知道他還在不在中國,現在怎么樣了。我翻出小克的電話,給他發了個問侯的短信,沒想到小克秒回。
我這才知道,他已經辭職,七天后就要回法國了。一時間,我說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也許,我對小克也是有點好感的,只是以前沒意識到。
(在青島舉行婚禮,我第一次見到法國的公公婆婆。他們說,只要兒子喜歡的,我們就喜歡)
小克說今晚包下了一個飯店的大廳,要請超市的員工們吃飯,算告別宴,叫我也去。
我想著,小克畢竟當過我十來天上司,還是去吧。到了現場我才發現,大部分同事我都不認識,頓時覺得有些無聊。好在小克一直很照顧我,幫我拿吃的,陪我說話。
那天晚上,我見到了一個和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小克。
從前在超市工作時,他特別嚴肅,如高嶺之花。可他隨著音樂擺動身體的時候,卻顯得格外的放松而舒展,充滿了魅力。他微笑的模樣就像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而治愈。
(法國是最愛騎自行車的國家,共享單車很早就興起了)
眾目睽睽之下,小克還拿著麥克風,給我唱了一首Feeling,棕色的眼眸一直專注地看著我。如果說小克從前對我是一笑鐘情,那天晚上,我就是對小克一舞動心,一曲動情。
結束后,小克送我回家。在路上,我們隨意聊著,小克問起我以前的男朋友,我告訴他,早就分手了。
我又試探地問他:“你回法國后,還會回中國嗎?”小克說:“只要你希望我回來,我就會為你回來。”原來,有的感情不再提起,卻從未消失。
(教法國大嫂第一次包中國鍋貼,一家子三大鍋都不夠,臨走還想打包)
那天晚上,我答應了當小克女朋友。也許這份感情來得太突然,可勇敢面對自己的心有什么不好呢?忸忸捏捏只會錯過真正的緣分。
而且,在短暫的共事經歷中,我能感受到小克的人品很好。我相信,跟人品好的人在一起,只要用心經營,感情不會差。
我們開始正式約會,互相坦誠彼此的家庭情況、戀愛史,情感快速升溫。
轉眼間就到了小克回法國的日子。到時隔著千萬里之遙,我們只能靠電子郵箱聯系,可我家沒有電腦,更沒電子郵箱。
我靈機一動,讓小克給我留了一個郵箱地址,然后我去一家網吧申請了郵箱,給他寫信,這樣小克就能給我回信了。
(法國街頭藝人,他們的樂器很有民族特色)
沒想到小克回法國后,我給他連續發了一個多月郵件,卻一封回信都沒收到。我不相信小克是騙子,也忍不住擔心小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事。
一天,小克讓助理給我打越洋電話,和助理一溝通,我才發現自己寫郵件時弄錯了一個字母,小克一封郵件都沒收到。
一時間,我哭笑不得,既為能重新聯系上小克高興,又為我們這么久才聯系上感到懊惱。
一個字母引發的小烏龍,差點斷掉我和小克的緣分,好在我倆都沒有放棄。
他原本悶悶不樂地呆在家里,得知是場誤會,立即訂了機票,飛到青島見我。
這次,雙方父母也知道了我們的存在。我把小克帶回家見父母,父母也認可了他。
(帶女兒去公公婆婆家,孩子們很喜歡那里)
第二年八月,我們在青島麗晶大酒店舉辦了婚禮。小克的父母、哥哥嫂嫂都來參加了婚禮,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公公婆婆。他們的熱情、真誠也讓我對這場跨國婚姻有了信心。
婚后,小克去了沙特阿拉伯工作。我因為懷孕,暫時留在中國待產,生下女兒安吉后,我也帶著孩子過去了。
小克的公司給安吉辦簽證時出錯了,中國領事館不承認,因此簽證遲遲辦不下來。小克氣得要罷工,跟公司說,如果不把我的妻兒接過來,就不干了。
(小克迷上了三DR拼圖,同時也安利給了公公,兩人從此都成了拼圖迷)
知道這件事后,我感受到了小克對家庭的重視,心里甜滋滋的。
幾經波折,我們一家三口終于在沙特阿拉伯團聚了。我們居住的小區就像一個獨立的小王國,飯店、學校、馬場、游泳池、健身房,一應俱全。
在沙特阿拉伯,女人們不能出去工作,不能開車,出門得穿一件黑袍,把自己從頭到腳地裹起來,不能讓除丈夫以外的任何人看到自己容貌。
我是外國人,雖不用蒙臉蒙頭,但同樣要穿黑袍,平時也只能乖乖呆在家里等小克回家。
女人在這里沒有一點地位和尊嚴可言,如果一生要這樣度過,有什么樂趣可言呢?唯一的安慰就是一家三口終于團聚,小克也可以安心工作了。
(穆斯林教徒在清真寺內朝拜)
一年多以后,小克的合同期滿,我們一起回到中國,做起進出口生意,把中國牛肉出口到科威特。來年五月,老二瓦妮莎出生了。
后來,由于美元和人民幣匯率變動,牛肉價格穩定不下來,生意進行不下去了。我們商量后,決定回法國生活。
2007年10月,我們一家四口正式開始了法國的生活。剛到法國時,我還不會說法語,而且不會開車,出門也不方便。我們家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
但我并不想一直依附小克生活。在我看來,只有彼此獨立,齊頭并進的婚姻,才能長久地走下去,也才能為自己贏得有尊嚴的人生。
(入鄉隨俗, 一家人過圣誕節,大女兒安吉在拆收到的圣誕禮物)
自立,先從學車開始。法國考駕照很難,理論知識的考試特別嚴格。
本地人都不容易考過,別說我這個外國人了。但我會抓重點,一次性把理論過了。但路考就沒這么幸運了。我足足考七次才過關,前后花了近一萬歐元。
拿到駕照 ,我的活動半徑一下子擴大了不少。
于是,我成立了一家做進出口貿易的公司,從出口法國紅酒開始,慢慢到出口法國啤酒、藥妝等等,后來還有國內的客戶主動找我幫他們進口汽車,生意一直不錯。
2017年時,小克和朋友一起創立了法國nisousou彩妝品牌,做洗護產品、粉底液、口紅之類的產品。
做一個品牌并不容易,研發、生發、推廣、售后,處處都得操心,我們一家人自然是全力支持小克的事業。
為了節約成本,讓利給客戶,我們沒有邀請明星,而是讓大女兒安吉出任了“產品代言人”,我則擔當了“市場專員”。
(為支持爸爸創業,大女兒安吉主動當模特做產品代言人)
通過自媒體負責宣傳咱們家的好產品,經常有客戶告訴我使用產品后的感受,每次看到這些反饋,我都很開心。靠著口碑,我們的nisousou也漸漸打開了市場,有了自己的“鐵粉”。
在法國生活多年,我更加感受到了中法的差異。法國人的邊界感很強,崇尚獨立與自由,更不會隨意干涉別人生活。
就像我的公公婆婆,有自己的生活,從不會天天圍著我和小克轉。幫我們帶孩子,但也從不會對我們的生活指手畫腳。而我們需要公公婆婆幫忙,能幫的,他們一定會幫。
(孩子們和爺爺奶奶相處非常融洽)
兩個女兒都是我和小克親自帶大的,平時,我們和公婆各過各的,節假日時,我會帶一家人去看望爺爺奶奶,快樂相聚。
多年來,我和公公婆婆沒有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這種比親人遠一點,比朋友親密一點,相互支持又互不干涉的家庭關系,正是我夢寐以求的。
法國人也非常重視家庭生活,小克就是如此。聽公公說,小克結婚前,也是個愛玩的人。特別是從國外出差回來,往往會有段時間整天不著家,跟朋友們出去吃飯、跳舞。
但我們結婚后,他從來沒有單獨出去和朋友聚會過。每次要和朋友聚會,都是我們一家人一起出行。因此,我們之間,從不缺少信任。
(法國人很愛滑雪,幾乎每年滑雪季節,我們全家都會出動,像自由的鳥兒穿梭在山谷之中)
作為父親,他從未缺席兩個女兒重要的人生時刻。小時候,小克給她們喂奶換尿不濕,帶她們出去玩。現在女兒長大了,小克還會跟女兒一起跳舞,一起滑雪。
無論是作為丈夫還是父親,小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女人在婚姻中所求的,不就是這份安心、可靠嗎?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尤其是跨國婚姻。由于文化、生活的習慣的不同,剛結婚時,我們也發生過很多矛盾。
法國人普遍喜歡吃肉,很少吃菜,我的中國胃卻每頓都想吃菜,導致各自買菜時,我們都對對方買的菜不太滿意。
(結婚后兩個人互相影響,小克非常喜歡穿唐裝)
法國人早上喜歡先吃早飯再刷牙,覺得這樣更利于口腔衛生,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刷牙,想用清新的口腔迎接美好的一天……
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瑣事,處理不當,日積月累之下,卻有可能一點點磨滅雙方的感情。
在我看來,以一種開放、包容、欣賞的心態看待彼此的不同,不強迫對方按自己的習慣生活,求同存異,又在不知不覺中相互影響,是最好的夫妻相處之道。
因此,我們家有很多中法文化融合的趣事。小克雖然最愛法餐,但對我做的中餐,卻來者不拒,十分捧場。我還發明了不少中法式烹飪手法結合的新式菜肴,一家人都很喜歡。
(2022年,一家人穿上唐裝過春節)
我們家還會過兩個“春節”,一個是法國的圣誕節,我們和所有法國家庭一樣,裝點圣誕樹,在樹下放滿圣誕禮物,和朋友聚餐。
另一個就是中國的春節。春節時,我們全家會穿上旗袍唐裝,一起包餃子,蒸卡花饅頭,貼春聯。滿滿的儀式感,滿滿的年味,也讓小克和女兒們感受了一把中國文化。
幾年前,我二姐離婚了。離異后,二姐在國內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我便把二姐介紹給了同樣離異的法國鄰居。
經過半年的網上交流后,二姐也帶著四歲的女兒嫁到了法國,組建了和諧幸福的新家庭。
有親人在身邊,緩解了我的思鄉之情,也讓異國他鄉的日子充實了許多。
我還準備等疫情徹底結束后,送女兒回中國留學。因為,無論我在法國生活多久,心里最柔軟的地方,都裝著祖國,裝著生我養我的故鄉。
(中國傳統春節時,法國街頭舞龍表演)
回首我走過的路,從對小克動心,到跟小克定居法國,再到做彩妝,我都是快速決定,似乎是個戀愛腦。其實,我只是聽從了內心的指引。
人生際遇各不相同,不懼選擇、不懼變化、勇敢前進、積極面對,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現在的我,有事做、有人愛、有期待,也許,這就是生活最好的模樣。雖不曾大富大貴,我很滿足。
【口述 | 法國四姐】
【編輯 | 羽兮】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采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