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美國范登堡太空軍基地表示,他進行了“民兵III”彈道洲際導彈的試射;2025年2月19日凌晨1點,美國太空軍范登堡基地試射一枚未攜帶彈頭的“民兵III”型洲際彈道導彈;2025年5月21日,,據美國太空軍范登堡基地再次通報:“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聯合軍事小隊于5月21日太平洋時間零點零1分(北京時間15點零1分)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一枚沒有攜帶戰斗部的民兵III型洲際彈道導彈";
導彈彈頭在飛行約4200英里(約6760公里)后抵達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夸賈林環礁”里根“反導試驗場。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指出,測試與當前國際局勢無關,并且是定期進行的,截至目前已進行超過300次類似發射。
未來,民兵III型將被"哨兵"系統取代,美國空軍在此之前將全力保持其戰備狀態。美國計劃于2038年前完成全面更新換代。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聲稱提前告知了中國:美國與中國之間沒有規定雙方有義務在發射導彈時提前互相通知的正式協議。2024年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向太平洋開闊水域發射一枚帶有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前,中國通知了一些國家,其中包括美國;
目前,美國正準備花費數千億美元打造所謂的“金色穹頂”的反導防御系統:包括陸基、海基和太空系統三個組成部分—感覺美國再次啟動所謂新“星球大戰”計劃,企圖誘導中國跟隨參加軍事競賽—洲際導彈的頻繁試射也有這個意思;
中國是全球最有戰略定力的國家,他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在軍事上與美國競爭的后工業國家:如果要讓中國放棄穩健的和平崛起戰略,挑動軍事競賽、在中國周邊制造沖突局勢比較劃算!所以,中國還是要按照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有理、有力、有節的反擊戰;
中國并不缺乏太空軍事部隊,他可統籌的資源甚至超過美國,只是在太空軍事化方面很有節制:中國在太空事業上投入資金、人力物力、資源等以民用為主,兼顧軍用;過于側重太空軍事化,除了浪費資源,無法達到軍/民資源互相促進的效果之外,容易被西方鉆空子、第三世界國家誤解,所以,夠用、先進、敢戰必勝即可!
此外,中國、美國最大的戰略差距在核彈頭:盡管中國努力追趕,比起美國、俄羅斯的現役核彈頭,數量劣勢明顯—不用擔心,中國核原料儲備和量產能力充足,隨時可以增加產能;
通過半個多世紀努力,中國海軍大型作戰水面平臺基本達到美國海軍的體系水準,可是,中國水面艦艇是否擁有發射戰術核武的能力呢?結合各個新聞渠道來看,中國水面艦艇核武力與美國相差較大,這塊短板急需彌補;尤其是中國航母艦載機投射戰術核武器的能力…
由于中國水下核武器平臺比較稀缺,因此需要加速追趕美國、俄羅斯:這才有了北方某造船廠的核潛艇暴兵—盡管如此,中國核潛艇還是有較大差距,只能通過工業體系完成目標;
中國另外一個缺陷就是核轟炸機;盡管恢復了空中核打擊能力,但是,中國空中核平臺巡航時間短、搭載量有限、后勤保障體系不太完善等制約了核反擊能力—如果再不努力,就要被美國和俄羅斯拋離了;
何況,中國還有一個統一大業的問題可能會激發美國和西方發動核打擊呢?
至于洲際導彈,一發懾西方,足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