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日到8月16日,在廬山上的會議開完后,毛主席立即發出召開軍委擴大會議的指示,討論彭德懷的問題。當時彭德懷仍保留政治局委員和副總理職務,生活待遇沒有變。
這場軍委擴大會前,軍委還召開過一場關于彭德懷的會議,會議主持人是總參謀部裝備計劃部的萬毅中將。這會開得“不太成功”,違背了開會主題,一連三天沒人出面批判,反而站出來許多為彭德懷說話的人。
萬毅老老實實地把會議真實情況報告上去,結果可想而知。其實萬毅上廬山,完全是被宋任窮拽上去的,當時萬是國防科委副主任,忙于工作不想去參會,但因蘇聯突然撤走來華專家、帶走原來的圖紙,主管核工業的宋萬分著急,擔心一個人上山講不清,就拖上萬一起。
萬毅在廬山上的首次發言,就被收錄到會議簡報中。他表態基本肯定彭德懷的信,還說信中內容能對會議的深入討論起到推動作用,精神是好的、是赤膽忠心的。
發言第二天,廬山風云突變,萬毅大為震驚,很快也成了眾矢之的。后續萬毅被迫作違心檢查,但還是堅持說明自己跟彭德懷真實的關系和交往。
萬毅主持的那場會議,若是他能當眾改旗易幟,“正確”引導會議走向,興許能“將功補過”,逃過這一切。顯然,忠厚的萬毅不準備這樣做,他認為自己和彭德懷都是受不了“太假”的東西的人。
1959年9月3日,軍委擴大會議由葉劍英主持召開。會議沉寂了好一會才有人發言,一開口就是重磅炸彈,“里通外國”。
鄧華怒不可遏,頓時站出來大聲說:“這位同志,請你不要誣陷好人。彭老總根本就不懂外語,怎么跟外國人串通?這是真是假很好查證,找到那個翻譯來就行,看看他跟蘇聯人說了什么。”
此話一出,全場議論紛紛,覺得甚是有理。洪學智也隨即站出來,力挺鄧華,指責那位胡說八道的人。
當時的鄧華,前途可謂一片光明。在1952年冬季部署朝鮮反登陸作戰準備時,毛主席當面對這位志愿軍代司令兼代政委說:“你去,我放心。”這般倚重極為罕見。
1954年春,當東北地區最高軍事首長的職位空出來時,毛主席再次點將鄧華,要他坐鎮駐有重兵、戰略要地的東北。1954年2月,鄧華擔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4月,擔任東北軍區黨委書記;12月,以東北軍區代司令的職務身份到任辦公,并于次年3月轉正,那時東北軍區已改稱沈陽軍區。
除在東北軍區的職務節節高升外,鄧華在1954年9月彭德懷辭去志愿軍中職務時,擔任起志愿軍第二任司令兼政委。當時中央還任命他為分管作戰事宜的副總長。不少人說,鄧華做副總長是過渡,當總長只是時間問題。
鄧華不愿做副總長,更不愿做總長,他說自己沒有做過參謀工作,當不好這個副總長。鄧華找彭德懷、羅榮桓幾次當面推辭,都沒有推掉。
彭德懷對鄧華信任,不是那種心腹部下,而是視為真正的“同志”。1958年11月中旬,鄧華攜軍區內的一些干部到北京,準備一塊去東南海防前線參觀學習。鄧華特地先去看了彭德懷,匯報沈陽軍區的各項工作。
2個月前,彭德懷親自去東北視察過,知道鄧華說的不假,因此相當滿意。得知鄧華此行要去東南沿海參觀,彭德懷說要他代自己去前線看看。鄧華馬上推辭,說這不合適吧?彭德懷說沒什么不合適的,你就以副總長的身份去吧,剛剛好。
于是在彭德懷的安排下,鄧華帶著曾紹山、曾思玉,乘彭的專機,到福州軍區和廣州軍區。彭德懷還特地交待了鄧華一個任務:好好看看這兩個軍區的軍事訓練和國防工事,回來報告給我。
鄧華和彭德懷的關系就是這樣,有事就說,從不遮掩。他們基本上沒有閑著沒事一塊吃吃喝喝過。但他們對彼此的了解,絕對是深刻和真實的。
彭德懷有一定的文化,但對外語一竅不通,鄧華這是知道的。“里通外國”最基本的就是溝通交流,但自始至終都沒有找到有關的翻譯,這一罪名就是空中樓閣一樣,下面全是虛的。
作為新中國重要領導人的彭德懷,每次出國訪問身邊都有一大群人,基本沒什么獨處的機會,更別說跟外國領導人交流了。
鄧華想為彭德懷翻案,一,自身平反的需要,他清楚知道彭案沒翻,鄧案也翻不了;二,他不忍清清白白的彭帶著這樣的污名。可是這案哪有這么好翻。
而且在種種原因下,1962年鄧華再次做違心的檢討、批判和劃清界限。1965年開始,鄧華和彭德懷共同生活在一個城市里。兩人都想見一面,好好聊聊天,但卻都選擇在屋外停住腳步,遠遠望一眼就走。
而這在后來,也成了二人間的遺憾:為什么不見一面,哪怕不說話,就對視一眼。
為彭德懷平反的契機出現在76年后,鄧華知道急不得,畢竟都這么多年過去了。
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最后一天,鄧華在中南組會議上發言,從毛主席說到彭德懷。其中有一句是:“彭德懷同志為了糾正上述缺點,使黨和人民的事業更好地發展,向中央寫信反映情況提出自己的意見是可以的,是符合黨章規定的,決不能說是反黨。”
鄧華深知,自己的發言沒被打斷,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及平反的開端。
鄧華這次發言的2天后,彭德懷追悼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由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詞。
3年后的6月27日,中央對廬山會議問題做最后結論,連用4個錯誤來證明彭德懷等人的清白。可惜,鄧華沒能看到這一幕,他于1980年7月3日去世了。
萬幸,在生命的盡頭,鄧華回到了多年來魂牽夢縈的軍隊,他是帶著在軍隊中工作的身份、職務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