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次真是碰了硬茬。原本大家都覺得中美貿易戰要偃旗息鼓了,結果中國突然反手來了一擊。
包括美國、歐盟27國還有日本在內,這29個國家全都收到了中國送去的“關稅大禮包”。這事不簡單,咱們得慢慢說清楚。
時間得倒回到去年5月,那時候商務部低調地展開了一場反傾銷調查,目標正是這些國家出口到中國的共聚聚甲醛。
這名字聽著有點繞,其實就是種常見的工程塑料原料,做汽車零件、醫療設備都用得著。
調查一出結果,嘿,還真查出這些國家搞低價傾銷,硬是把價格壓低了三成。
于是今年5月19號正式開征反傾銷稅,最高稅率直接拉到了24.2%,這一下把對方嚇得不輕。
有些人可能要問了,不是說中美剛剛停戰握手言和了嗎?怎么又動刀子了?
這事兒還得這么看,協議歸協議,賬還得一筆一筆算。
雖然表面上貿易戰暫時歇了,但美國在芬太尼這個事兒上還是咬著中國不放,20%的懲罰性關稅也壓根沒撤。
再說說特朗普最近又搞的那一堆幺蛾子。
中美聯合聲明還沒涼透呢,他又張嘴要重啟關稅戰,接著就對華為下狠手。
這波操作完全是翻臉比翻書還快,表面上裝和氣,暗地里掏家伙。
中國這回的回擊就是給美國亮明態度:你要是來陰的,咱也不會坐著等著挨打。
這次特別有意思的,是對歐盟和日本的“額外照顧”。
歐盟最近不是嘴上說要搞戰略自主,結果一有事就往美國那邊跑;日本那邊更是前一秒說要和中國談合作,下一秒就跟著美國封鎖半導體。
這種吃飯砸鍋的行為,換誰看了都來氣。
中國這波操作就像是在打地鼠,哪個國家冒頭搞小動作,就給它一棒子。
歐盟想聯合美國說中國“產能過剩”?行,那你也嘗嘗產能過剩的苦頭;
日本想兩頭討好?那就在你站的墻頭上抹點滑油,看你還能不能站得穩。
說到底,中國這波動手,釋放了三個信號:第一,別指望邊談判邊搞事,談歸談、打歸打;
第二,下手就打痛處,精準打擊比亂打一氣更有效;
第三,中國現在有底氣不怕群毆,不管你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幫國家一起來,只要惹事,就別想安生。
當然,我們也不是一味揮大棒。這次加稅沒傷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消費品,也沒破壞正常的技術合作。
這就是在告訴某些國家:想做正經買賣的我們歡迎,想搞小動作的請繞道。
眼看著這場貿易博弈越來越熱鬧,咱們老百姓也得看清楚形勢。
有的國家現在蹦跶得歡,可真到了關鍵時刻,還得看誰手里有硬牌。
中國這波操作,既守規矩又有氣勢,這分寸拿捏得是真漂亮。
#圖文打卡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