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邁山,布朗族人世世代代守護著一份獨特的茶文化瑰寶——酸茶。春末夏初,陽光和雨水恰到好處,正是布朗族人制作酸茶的黃金時期。
哎江是景邁山芒景寨酸茶制作技藝的傳承人,他堅持親赴古茶園,按一芽三至四葉的標準采摘鮮葉,保障原料鮮嫩度與品質。
采摘后的鮮葉需經關鍵殺青工序,在特制鐵鍋中注入清水,待沸騰后投入鮮葉進行精準燙煮。憑借數十年經驗,他嚴格控制火候與時長,確保每片茶葉均勻熟化,既去除青澀又鎖住天然茶香。
殺青后的茶葉經晾曬進入揉捻階段,通過手法塑形并促使茶汁滲出。揉捻成形的茶葉再度攤曬,借助自然光照減少水分、增強韌性。
隨后精選經特殊處理的竹筒,將茶葉分層裝入以防風味流失。密封后的竹筒置于陰涼通風處,歷經120天自然發酵,茶葉逐步轉化為琥珀色澤并孕育出獨特酸香。
最終開筒取茶,經充分晾曬脫水后完成成品,實現傳統酸茶的長期貯藏。
作者:陳欣波、張銀莉、李紫玨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