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一則“央視”的消息顯示,持續出現低級失誤、經常丟人的“杜魯門”號航母終于是被趕跑,宣告撤離中東,返回美國本土弗吉尼亞州的諾??四父邸2⒌却绹\姴块T的“秋后算賬”。
事實上,在很長時間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都依賴其強大的軍事威懾力。然而,自從紅海事件爆發,對上了胡塞武裝,美國人的狼狽表現,無疑給世界上很多人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
很直觀地說,美國這次在中東的表現,不單純是一些經濟損失那么簡單,而是丟掉了多年以來精心塑造的美國“軍事神話”。一方面來說,是美國讓外界看到,美軍現階段無法擺脫“低烈度戰爭中的高成本困境”。另一方面,就是美軍在中東的疲態被社交媒體放大。美國航母曾是中東地區“最強威懾力”的象征,但“杜魯門”號在蘇伊士運河撞船、艦載機因操作失誤墜海等事故,嚴重削弱了其威懾力。
舉個例子,胡塞武裝以低成本戰術,如改裝導彈、無人機蜂群,持續襲擾美軍,僅用幾萬美元的導彈便迫使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航母頻繁規避,甚至導致戰機墜海。這種“以低制高”的非對稱戰術,讓中東國家意識到,美國并非不可戰勝。最慘的是,在事情發生之后,百般狡辯、隱瞞,尤其是外界圍繞此前航母甲板創傷的話題討論熱度,放大了美國“紙老虎”的形象,強化了“美國霸權衰落”的敘事。這種心理戰效果遠超實際軍事損失,甚至成為撬動中東地緣格局的杠桿。
其實真要講的話,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杜魯門”號航母的指揮官倒霉,在南海、亞太地區,美國海軍也經常鬧笑話,潛艇海底撞山,航母艦載機降落失敗,還有在日本撞船、在美國本土撞船的事情也時有發生。但因為對手是中國,外界沒有那么大感觸??蓪κ謸Q成中東的“拖鞋軍”,落差感瞬間就爆炸了。
就像我們剛才說的,“杜魯門”號等待被“秋后算賬”純屬倒霉,但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其折射出的,是美國軍事體系走向崩潰。一方面,是美軍全球部署的野心,遠超美國現在的實際能力。以“杜魯門”號為例,其自2024年9月起連續部署7個月,艦員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導致操作失誤頻發。美國海軍學會統計,2024年至今,美軍艦艇超期部署率高達40%,維修延誤成為常態。這種“帶病上崗”的模式,最終釀成撞船、墜機等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是美國“去工業化”,帶來的軍工產業鏈斷裂。F/A-18戰機因零部件短缺,完好率持續下降;航母維修周期從12周壓縮至3周,埋下安全隱患。此外,人員素質下滑同樣觸目驚心:飛行員訓練時長不足冷戰時期的一半,2025年美軍新兵招募缺口達20%,基層士兵疲憊不堪。
“杜魯門”號的窘境,既是美國軍事霸權的黃昏征兆,也是中東地緣格局重構的序曲。當胡塞武裝用6000萬美元戰機的墜海代價撕開美軍遮羞布,中東國家就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