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香港澳門的回歸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但殊不知,回歸的背后其實也飽含了許多艱辛,這一點從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回憶錄中就能窺到一二。
她甚至曾在回憶錄中說原本是不打算歸還香港的,還考慮過發起戰爭。但現實中為什么又歸還了呢?當年究竟發生了什么?
1、回憶錄中的實話
上世紀90年代末,香港和澳門的相繼回歸曾經讓國人興奮不已,這也間接的表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強大。
這幾乎是當時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唯獨很少人知道這一片片領土回歸之前的據理力爭,尤其是當年被英國當成殖民地的香港地區。
甚至于在多年以后,當時參與談判的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還對當年的事情記憶猶新,還寫進了就自己的回憶錄中。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里,香港是在90年代末期回歸的,但是兩國卻早在80年代初期就開始接觸談判了。
那時候的英國剛剛誕生了她這樣一位女首相,實屬難得,再加上她在剛一上臺就做出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難免露出強硬的氣勢。
與此同時,那個時候的中國也同屬于一個讓人驚喜的時代,憑著改革開放,中國正逐漸被世界所知所感。
這樣兩個國家相互碰撞或者說坐在一起談判,難免會有針尖對麥芒一樣的強大氣場,讓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憋住呼吸不敢輕易出聲。
就連當時與鄧小平同志深入交談過的撒切爾夫人,也對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雖然談判的結果以歸還為結果,但是在撒切爾夫人的回憶錄中,他們其實是不想歸還香港的,甚至還想過發動戰爭。
2、鐵娘子的風采
該說不說,從撒切爾夫人這個想法來看,她這個人還是有很多才能的,要不然也不能在之后的選舉中蟬聯首相,甚至有勇氣在鄧小平同志面前提出軍事威脅。
當然,能被稱為“鐵娘子”的人絕不僅僅只有這一個層面上的魄力,在政治、經濟以及各個方面,她都有其獨特的風采,這也是為什么她能夠在1982年的那場談判中保持硬氣的原因。
曾經,英國是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但在二戰失利之后,它的地位就一落千丈,這其中自然有戰敗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政治和經濟上的混亂所致。
所以,在撒切爾夫人剛剛走向政壇的時候,她就立志要成為政壇上的一顆新星,甚至是成為英國或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這樣的志愿無疑是宏大的,但也是困難的。好在,撒切爾夫人本身就又有著卓越的知識基礎和獨特的參政理念,再加上有自己丈夫的支持,她特別擅長社會財政和法律稅務等問題的解決,還成為了一名律師,為她之后從政奠定了基礎。
這成為她步入首相之路的起點,之后,撒切爾頻繁的在政壇上發揮自己的長處,雖然有時候會有人出來說她閑話,但她仍然沒有改變自己的信念。
在她參政期間,她曾經針對教育問題提出巨大的改革建議,并提出每年設立教育經費,增強國家在教育事業上的發展,為她自己拉得了很多好評。
之后,她又憑借自己出色的語言功力擊敗了很多比她資歷大的對手,成功成為了英國政壇上的新興人物。
當然,除了天時地利的條件之外撒切爾夫人也是一代女中豪杰,為了工作甚至可以連軸轉,這樣的毅力可能很多男議員都很難做到,她不成功誰成功?
3、針尖對麥芒
從入政壇到成為英國和歐洲境內的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顯然付出了比男性政客更多的時間,即使是在成為首相之后,她也時刻不敢放松警惕。
然而,這樣一位擅長鐵腕之治的強硬女首相在遇到我國的鄧小平同志時也難掩弱勢,可見,鄧小平同志的偉大之處。
而在他的偉大中,改革開放的成就不管放在什么時候看,都是一次令人驚喜的政策,也是因為如此,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力迅速增強,這便是當時鄧小平同志強硬的底氣。
所以,在綜合國力正在穩步提升之時,我國首先想到的就是收回以前失去的領土,自然是包括香港地區的。
1842年,《南京條約》的簽訂讓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之一,從此,香港地區就深受殖民侵害,甚至還影響了生活在那里的人的思想意識。這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無法被接受的,所以也難怪我們要收回香港地區了。
只不過,英國卻并不想放棄這個關鍵的港口和提供大量經濟來源的殖民地,便開始拿著清政府的條款說事,說還沒有到期。
但實際上,雖然過去清政府和英國之間有時間規定,但我國早在建國之后就宣布過,所有不平等的、有損中國主權的條約我們都不會承認的,英國提出的這個理由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更別說撒切爾夫人之后提出的中國會耽誤香港地區的未來的發展了。
當時的我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我們相信在改革開放的促進下,中國大陸能夠很好的帶動香港的繼續發展,甚至比在英國殖民時期發展的更好。
或許當時的撒切爾夫人也震驚于鄧小平同志的硬氣,有些意外的同時卻很快的反應過來,既然文的不行那就得用武的了。
雖然當時的英國不比從前的“日不落帝國”,但其綜合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再加上之前英國在馬島戰爭中的勝利,所以撒切爾本能的以為,一旦觸及戰爭,正在發展中且綜合實力沒有多少提高的中國一定會妥協。
然而,她還是太不了解中國了。在聽到撒切爾夫人看似理智的談及軍事,實則是威脅之后,鄧小平同志立刻就給予回擊:中國不害怕恐嚇也不害怕戰爭,不好戰也不怕戰。
這句話頓時醍醐灌頂,讓撒切爾想到了中國建國以來參與的各大戰役,包括多年前的紫石英號事件,于是,深思熟慮之下,她放棄了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方法。
之所以放棄,相信很多人已經明白了,雖然當時的中國沒有英國的綜合實力強勁,但是我們有著堅定不服輸、誓要拿回領土主權的決心,有這樣堅定意志的國家是怎么也打不過的。
參考資料:
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