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鎮雄微生活綜合整理
資料:鎮雄縣人民政府
鎮雄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縣
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不僅有芒部古石刻等獨特的民族文化
還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
紅軍長征時
曾途經全國15個省(區、市)
沿途留存了數量龐大、類型豐富的
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
鎮雄是紅軍一方面軍和紅二、六軍團
經過的地方
承載著重要的長征歷史記憶
因此,長征文化公園特別設立鎮雄段
并修建紅軍長征步道
以此傳承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如今,鎮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鎮雄段)
也已經修建得差不多了
今天帶大家一起到現場看看情況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鎮雄段)
位于鎮雄縣舊府街道高山村
南臺街道五谷村、西環路社區
總投資2500萬元
總用地面積36563.91㎡(約54.85畝)
路線全長12.914km
主要建設內容為
新建步道9420米
其中青石板步道7720米,木棧道200米
透水彩混步道1500米
新建護欄7050米
其中石質護欄350米,木質護欄6700米
新建旅游廁所3座
新建紅色文化展陳設施2座
新建觀景平臺1座
綠化工程30215平方米
新建儲水設施2座
綠化用水管網10362米
截至目前
觀景平臺已修建完畢
紅色五角星、入黨誓詞等展陳已經呈現
現場紅色文化氛圍濃厚
觀景臺的入口處還修建了石階
石階上精心展示了
紅軍長征途中的十多個節點
方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鎮雄的紅色文化
另一個觀景臺的道路與護欄修建工程
也已順利竣工
站在此處
烏蒙山的壯麗景色可盡收眼底
山巒疊嶂間盡顯大自然的雄渾與秀美
讓人心曠神怡,陶醉其中
在保護原生態的基礎下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鎮雄段)
紅軍長征體驗步道已鋪設完成
散步、健身都十分適合
配套建設的文化陳列館
主體建設已基本完成
后續將開展內部展陳等工作
全力打造集歷史傳承、科普教育于一體的
特色文化空間
時至夏日
步道兩側的映山紅也開了
對于喜歡游山玩水的朋友來說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鎮雄段)
為大家提供了一個
集歷史感悟、戶外健身、觀光游覽的好去處
項目全面開放后
鎮雄將多一個兼具旅游體驗
文化展示、游憩休閑等綜合功能的
紅色旅游文化勝地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鎮雄段)
紅軍長征步道
長征步道示范段起點為縣城南部新區的烏蒙回旋戰紀念館,終點為大馬場烏蒙磅礴觀景臺。
中途設置了十多個節點,包括:長征步道廣場、皮匠灣戰斗、槲煙林戰斗、兩路口戰斗、突破分水嶺、奇襲廣德關、賀龍點兵南天門等。
強渡別數河節點
1935年2月8日清晨,五軍團到達鎮雄與威信交界處的赤水河上游別數河一帶,坡頭民團扼守渡口,紅軍冒著風雪涉水過河經營上向坡頭前進。
槲煙林戰斗節點
1935年2月8日下午四時起,紅軍五軍團先頭到達坡頭半邊山,與堵截紅軍的滇軍鎮威彝獨立營宗杰武連遭遇,紅軍先頭部隊在槲煙林與敵軍交戰,敵被擊潰逃入石碉,紅軍將樓頂部轟塌,戰中有3名紅軍戰士光榮犧牲。
兩路口戰斗
1935年9月清晨,紅一軍團一師從雨河出發向鎮雄前進,大部隊到達兩路口,突破鎮雄縣政府在兩路口布置的防線,先頭抵達六井。
突破分水嶺
1936年3月9日,紅軍二、六軍團先頭部隊一舉突破鎮雄民團設在鎮雄、彝良交界處的花山分水嶺第一道防線。
奇襲廣德關
1936年3月10日,紅二、六軍團先頭部隊在凌晨襲擊國民黨地方經營一年余,號稱“紅軍就是長了翅膀也飛不過”的廣德關天險,一舉突破鎮雄民團第二道防線,占領廣德關,控制了通往鎮雄的重要關隘,保證了主力部隊的順利進軍!
賀龍點兵南天門
1936年3月1日下午許,紅二、六軍團到達南天門,賀龍、任弼迅速組織紅軍干部召開臨時會議,研究作戰計劃,在南天門腳下集合部隊,短暫修整,安排部署作戰任務,這成為烏蒙回旋戰中的一次重要會議。
除此之外,還有
激戰哲莊壩、皮匠灣戰斗節點
花朗金滿堂、野臘溪節點
紅色記憶啟程入口等重要節點
目前
景區的各項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
期待早日全面開放!
最新消息、惠民政策、通知公告早知道
鎮雄微生活本地生活便民服務平臺
平臺使命:服務鎮雄,傳播鎮雄!
小編微信:937282377
法律顧問:云南民定(鎮雄)律師事務所
法律咨詢電話:15096831132、13887098448
查看更多信息請上鎮雄微生活APP
各大手機應用商城搜索鎮雄微生活即可下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