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的夜光,水龍頭的水在滴答滴答地流著,維拉光著發抖的腳丫,穿著短裙來到廚房間,她告訴主人托尼,她不喜歡一個人呆在這房子里,墻上的掛鐘在嘀嘀嗒嗒地擺動著,維拉說她覺得有點熱,然后提起短裙,慢慢地坐到桌子上,維拉伸手放在主人托尼的臉上:“你熱嗎?”,然后攝影機緩緩地橫搖到玻璃鏡子,鏡中黑暗深處,是維拉扭動的大長腿。在影視藝術的浩瀚星空中,有這樣一部作品如同一顆神秘而深邃的黑洞,以其獨特的引力吸引著觀眾深入其中,難以自拔。它便是那部令人矚目的《仆人》,一部用細膩筆觸勾勒出人性復雜輪廓,借主仆關系的微妙變化揭示權力、欲望與道德糾葛的佳作。
《仆人》幾乎兼合了心理驚悚片和低俗性丑聞的一切要素,故事說簡單又復雜——一位神情抑郁的男仆受雇于一位富有的貴族青年,此人精通裝潢和烹飪,慣于低聲下氣,很快就博得了主人的信任和依賴(說明“先抓住他的胃”理論不僅僅適用于妻子們),以需要清潔女仆為由,他又召來了神情輕佻的“妹妹”。
主人的貴族女友一直對男仆心存戒備,可男友只把她辭退此人的建議視為小題大作。一天深夜,該和“哥哥”一起去探望生病母親的“妹妹”意外出現在了廚房里,前一天早上,她就因擅自在主人浴室里洗澡,給主人造成了小小的困擾,正當這天晚上主人因吃不到可口的晚餐還有別的事情,心煩意亂地在廚房喝水解渴時,穿著短裙的“妹妹”半躺在了廚桌上,微微張開雙腿……
從男仆言語神秘地給“妹妹”打電話起,一起欺詐陰謀就逐漸浮現在了觀眾的心頭,但《仆人》不是希區柯克電影,它總是有點兒緩慢游離,難以讓人徹底入戲,有點兒無聊沉悶,甚至情節反常——“哥妹”搭檔顯然是個中老手,但他們似乎又缺乏明確目的,意外被主人撞破實情后,沒有借此敲詐他,反而干脆宣稱即將結婚,說完就打起了包袱走人。
精彩的在后面——主人因失去舒適的衣食起居和激情性生活,從此一蹶不振,這時男仆又前來哀求,說“妹妹”也欺騙了他。主人再次接納了他,可遭受過女仆打擊后,主人似乎失去了原先的心理優勢,再也離不開與自己“同病相憐”的男仆。
他們一起同桌吃飯、一起在屋里玩游戲,甚至在男仆要挾要走人時對他低聲下氣,當“妹妹”前來乞求一點兒醫藥費時,主人還產生了一女二男一同生活的想法。至此,一場精心謀劃的心理控制游戲終于顯露全貌,饑渴而狡詐的下層階級終于向富足而懦弱的上層階級呲出了猙獰獠牙。
電影《仆人》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那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在歐美國家,人們除了為婦女和各色人種爭取更多權利外,許多年輕人開始追求與上一輩不同的生活價值觀,如夜夜笙歌的奢侈生活,吸毒、性開放、性自由等。
在電影《仆人》中,導演運用敘事蒙太奇和表現蒙太奇,讓性與愛這個主題增添了不少詭異,隱喻性的攝影構圖、諷刺性的主題音樂以及隨處可見的鏡子,照出人性的美與丑。此外,《仆人》還獲得了三項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第2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提名。而該片更直接的影響是啟發了后來獲獎無數的《寄生蟲》,導演奉俊昊坦誠深愛此片。
《仆人》就像是一場觸動靈魂的人性之旅,它帶領我們穿越表象的迷霧,深入到人性的最深處,讓我們在那里看到權力、欲望與道德的激烈碰撞。它沒有給我們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讓我們在思考中不斷地審視自己和這個世界。它讓我們明白,人性是復雜而多面的,在生活的舞臺上,我們都可能成為主角,也都可能陷入人性的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