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楊浦區圖書館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聯合主辦的“染纈之詩”丁亮非遺藍染藝術展在楊浦區圖書館拉開帷幕,邀請市民讀者在第9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近距離感受藍染類非遺在上海的傳承及創新之路,解鎖千年藍染的詩意世界。
藍染是一項古老的非遺技藝,承載著千年的文化記憶。它以獨特的藍色調,映照出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審美與生活印記。本次展覽將“藍染的概念與歷史”“中國傳統四纈技藝”以及“各地藍染非遺項目”三個板塊的藍染背景知識和“藍染棲居空間”“藍染藝術畫廊”“藍染匠心之境”三大特色展區進行穿插融合。
踏入“藍染棲居空間”展區,宛如置身于一幅東方美學畫卷之中。以靛青為筆觸,漸變層次的幻山扎染掛布傾瀉而下,與藍染布藝裝飾的生活場景相映成趣。苗族傳統蠟染服飾上精致的靛藍圖騰展現著苗家千年技藝。墻面懸掛的蠟染掛鐘將四季幻化作靛色圖騰、憨態可掬的蠟染玩偶把古老紋樣融入萌趣造型……傳統藍染工藝在這些當代設計中煥發新生。在這個展區,藍染不再只是藝術品,它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化作觸手可及的生活美學。
展廳中央的“藍染藝術畫廊”展示了版專師生創作的藍染繪畫作品。藍染藝術家丁亮以楊浦圖書館標志性的建筑外觀和“孔雀門”為靈感創作的兩幅藥斑布作品,以上海傳統藍染技藝描繪出富有中式韻味的裝飾主義風格建筑細節以及瑰麗精巧的中國古代建筑特征。畫廊中展出的還有《門神》系列、《敦煌樂手》系列、《清供圖》和兩組藍染對聯《張元濟贈謝國楨楷書八言聯》《張元濟行書七言聯》等傳統題材的作品,以及既傳承了藍染的傳統技藝,又融入了當代藝術理念的《漩渦》《浩渺》《璀璨》《紅色文化發源地:上海》等,這些作品或靈動飄逸,或寫實現代,展現了藍染藝術的當代活力。
“藍染匠心之境”展區則分別展示了蠟染、扎染、夾纈染、藍印花布和藥斑布等5組非遺藍染的相關展品,從藍靛泥、傳統的染刀、精心雕刻的花版,到精美的藍染文創用品,每一件展品都講述著藍染制作的匠心與傳承。
本次非遺藍染藝術展不僅展示了藍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精美工藝,更是在城市森林里架起了一座通往傳統手工藝的橋梁。展期內還將推出線上互動展和導賞體驗活動,讓更多市民讀者走近和了解藍染藝術。
原標題:《“染纈之詩”丁亮非遺藍染藝術展今天在楊浦區圖書館開幕》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