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深圳5月23日電 (張璐)正在深圳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文博會”)上,各具特色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展品亮相,吸引八方來客,“圈粉”海內外。
5月23日,廣東深圳,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展示多款中國非遺產品。 張璐 攝
在山西河津市龍門呂氏磚雕琉璃有限公司展位,關公、醒獅、孫悟空……小巧別致的琉璃冰箱貼,吸引眾多觀眾駐足觀賞。
呂氏琉璃燒制始于明代,制作技藝復雜,要經過選泥料、雕刻、燒制等16道工序。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該公司銷售經理馮奇介紹,公司以傳承呂氏家族磚雕琉璃技藝為特色,近年設計和研制一系列琉璃文創產品,開拓海內外市場。
“運城是東漢末年名將關羽的故鄉,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馮奇表示,在本屆文博會上,許多觀眾前來購買產品,還有不少境內外展商和采購商慕名而來洽談合作。
一艘精心打造的特色展陳裝置“江右之帆”在本屆文博會江西館亮相,滿載陶瓷、宣紙、中草藥、典籍、布匹等極具江西特色的文化瑰寶,成為觀眾的“打卡勝地”。
“我們這次帶來了多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讓觀眾可以沉浸式感受江西非遺的魅力。”江西館工作人員熊娟娟介紹,本屆文博會上,江西參展企業帶來2000多件有著非遺元素的文創產品,目前已售出多件,還有采購商提出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合作的意向。
“我們這次帶來了‘春碗’,這款產品以經典‘正德碗’為造型,碗身環繞五種不同書法風格的‘福’字,寓意‘五福臨門’,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景德鎮陶瓷官方旗艦店銷售主管查啟強表示,今年以來,該款產品已經銷售大約8萬套。本屆文博會也收獲不少海外的意向訂單。
5月23日,廣東深圳,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展示多款中國非遺產品。 張璐 攝
查啟強指著“春碗”及其衍生的文創產品介紹,產品裝飾采用青花斗彩工藝,將“貼窗花”“舞獅”“舞龍”“放鞭炮”“團圓飯”“看大戲”六大春節年俗融入,不僅展現中國春節的熱鬧場景,更傳遞出和平、和睦、和諧的中華文明理念。
隨著唐卡藝術不斷“出圈”,唐卡正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在本屆文博會非遺·老字號·工藝美術展館,不少觀眾在內蒙古云殊商貿有限公司展位挑選產品。
該展位負責人張越介紹,本屆文博會上,公司推出限量版裝裱唐卡,展現傳統唐卡的藝術魅力,融入現代審美與創新元素,受到海內外收藏家的青睞。
張越表示,云殊唐卡目前已遠銷北美、北歐地區,本屆文博會也銷量喜人。“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唐卡,愛上唐卡,進一步發揚傳承唐卡文化。”(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