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聲雷!美國時間5月22日,國土安全部長諾姆一紙禁令震動全球教育界:即日起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質,現有6800名外國學生若未在限定時間內轉學,將面臨身份失效風險。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讓這所擁有388年歷史的學術殿堂陷入空前危機。
▍禁令背后:一場蓄謀已久的政治清算這場沖突早有端倪。今年4月,哈佛因拒絕政府提出的"廢除多元化招生""關閉少數族裔項目"等要求,已遭22億美元聯邦資金凍結。諾姆更在福克斯新聞直言:"國際招生是特權而非權利",矛頭直指占學生總數27%的6800名國際生。值得玩味的是,禁令發布前72小時,政府曾要求哈佛提交"國際生暴力行為記錄"作為談判籌碼,遭校方強硬拒絕。
▍哈佛硬剛:校長自砍百萬年薪迎戰面對重壓,哈佛校長加伯宣布自愿減薪25%(按前任薪酬推算約25萬美元),并撥出2.5億美元自有資金維持科研。校方聲明痛批政府行為"違法且有害",強調國際學者來自140國,是"美國創新的命脈"。這已是哈佛今年第二次起訴政府,4月訴訟直指"聯邦資金要挾學術決策"。
▍蝴蝶效應:美國高校或將集體淪陷諾姆在采訪中透露"正考慮其他大學采取類似舉措",此前哥倫比亞大學已因妥協政府要求裁撤180名教職工。數據顯示,國際生每年為美創造超500億美元收益,若連鎖反應成型,美國教育霸權地位或將動搖。目前康奈爾、普林斯頓等名校亦遭聯邦資金凍結威脅。
▍留學生末日?被迫轉學的生死時速最殘酷的沖擊落在在讀留學生身上。按新規,持F/J簽證者需在2025-2026學年前轉學,否則喪失合法身份。某印度博士生向媒體透露:"實驗室設備無法搬遷,我的課題可能前功盡棄。"而哈佛8.7萬美元/年的學費壓力,更讓經濟拮據者陷入轉學困境。
這場以"反猶"為名的政治博弈,正撕裂美國學術自由根基。當世界頂級學府淪為黨爭戰場,受傷的不僅是哈佛的學術榮光,更是全球人才對美國的信任。正如《紐約時報》評論:"今日斬向哈佛的刀,明天可能落在任何敢于獨立思考的機構頭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