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印巴沖突爆發后,巴基斯坦宣布擊落了印度多架戰機,包括陣風戰機、蘇-30MKI、米格-29UPG,還宣布摧毀了印度一套S-400防空系統。印度方面也宣布擊落了巴基斯坦戰機,包括2架梟龍戰機和1架F16戰機。
當巴基斯坦宣布擊落陣風戰機之后,由于陣風戰機是印度從法國引進的,法國對印度陣風戰機被擊落予以了駁斥,表示不承認自己生產的陣風戰機被巴基斯坦擊落。而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梟龍”戰斗機技術來自我國,那么印度宣布擊落梟龍戰機,我國為何沒有駁斥呢?
第一,印度的意圖。印度和巴基斯坦存在著長期的矛盾,早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兩國就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后來在1965年和1971年,又爆發了第二和第三次印巴戰爭。我國和印度也存在邊境爭端,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結束后,巴基斯坦開始和我國交好。此后我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系逐漸密切,在第二和第三次印巴戰爭時期,我國都對巴基斯坦進行了武器援助。
冷戰結束后,中巴之間的合作繼續深化,從單純的武器出口轉變為技術合作。比如巴基斯坦從我國采購護衛艦,由我國和巴基斯坦技術人員聯合對054AP型護衛艦進行海試。這種先進的護衛艦,裝備了LY-80N艦空導彈和SR-2410C相控陣雷達,使巴基斯坦海軍首次獲得區域防空能力。
我國還幫助巴基斯坦同步建設了艦載武器維護中心,使得巴基斯坦技術人員能夠掌握相控陣雷達維護、垂直發射系統檢修等核心技術。我國對巴基斯坦這種"授人以漁"的技術轉讓模式,和西方軍售中的技術封鎖形成鮮明對比。
可以說我國和巴基斯坦的軍工合作正在重塑巴基斯坦的工業體系,大大增強了巴基斯坦對印度的軍事威脅力,因此印度非常忌憚中巴之間的密切合作。JF-17“梟龍”戰斗機是巴基斯坦空軍的核心裝備,象征著中巴兩國軍事合作的深化。本輪印巴沖突,印度選擇以“擊落梟龍”作為宣傳點,包含了兩方面目的,一個是印度試圖打擊巴基斯坦的士氣,二是暗含對中國軍工技術的質疑,試圖借此打擊中巴之間的軍工合作。
第二,技術自信。JF-17"梟龍"戰機安裝了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跟蹤15個目標并攻擊4個目標的能力,探測距離達到170公里,性能指標已超越早期F-16C/D使用的APG-68雷達。配合SD-10A中距空空導彈,JF-17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大大加強。
在武器掛載系統方面,JF-17"梟龍"戰機展現了靈活性,7個外掛點可適配中巴聯合研制的C-802AK反艦導彈。早在2020年的印巴空戰中,梟龍戰機就憑借這種多任務能力,重創了印度空軍。因此基于技術層面的自信,我國根本無需理會印度。
第三,巴基斯坦自己的事。隨著中巴軍事合作的深化,巴基斯坦航空工業實現了從簡單組裝到參與航電系統設計的跨越式發展,我國幫助巴基斯坦建設了航空復合材料車間、精密加工中心,使巴基斯坦具備了現代戰機生產能力。
巴基斯坦是一個大國,包括巴控克什米爾在內,總面積達到了8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4億。雖然中巴合作密切,但克什米爾爭端,主要還是巴基斯坦自己的事。印度宣布擊落梟龍戰機,屬于輿論戰,并沒有危及巴基斯坦的安全,因此我國相信巴基斯坦有能力自主應對印度的這種輿論戰,沒必要事事“代言”。綜合這些因素,印度宣布擊落梟龍戰機,我國沒有駁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