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東大肛腸醫院看結腸疾病好不好遠離腸癌,一定要做這項檢查!
結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據最新全球腫瘤流行病統計數據估計,結直腸癌每年死亡病例高達90萬例,至2035年,全球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數將增長至2500萬例。我國是人口大國,癌癥發病率及死亡率位列全球首位,其中結直腸癌發病率在中國癌癥發病率中排名第三,其死亡率排名第五。
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仍在緩慢上升,過去一直認為結直腸癌主要是老年人高發,但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年輕人患結直腸癌已經屢見不鮮。
哪些人最易被腸癌找上門?
年齡大于45歲;
一級親屬患結直腸癌史;
本人有癌癥史或腸息肉史;
居住或來源于結直腸癌的高發地區;
糞便隱血檢查陽性者;
患有炎癥性腸病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不良飲食習慣,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攝取過多的人群。
腸癌的“危險信號”有哪些?
有慢性便秘,大便習慣改變。
慢性腹瀉,腹痛,便血,粘液便等癥狀。
腫瘤標志物異常升高,復查也不正常。
有消瘦、乏力、消化道出血等現象。
遠離腸癌,一定要做這項檢查
腸癌是公認的最好預防的癌癥,其從腺瘤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的演變過程大概要經過15-20年,這一時間窗為腫瘤的預防和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利的時機。早期發現腸癌是可以提高其生存率的,但隨癌癥進展,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僅有14.3%。
目前腸癌的主要篩查方法包括:糞便潛血試驗、 腸癌標志物檢測、內鏡篩查。糞便潛血試驗對腸癌敏感性低(30-65%),對進展期腺瘤的敏感性尚不足,一般僅為20-30%,假陽性高(20%)。腸癌標志物多為消化道廣譜腫瘤標記物,針對性和準確性低。
腸鏡檢查是目前最主要的篩查方法,其目的是發現并切除腺瘤和鋸齒狀息肉,從而預防結直腸癌。除用作初級篩查外,腸鏡檢查也是其他結直腸癌篩查陽性者的進一步檢查手段。此外,內鏡篩查中可能會早期發現癌癥。結直腸癌的存活率取決于診斷的階段,早期診斷預后良好。
因此,一般建議超過40歲的,應該進行腸鏡檢查。直腸癌高危人群更應及時做結腸鏡檢查,以助于發現早期結直腸癌。
廣州東大肛腸醫院以基層黨支部黨建為統領,不斷豐富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的內涵和外延,讓“能吃苦、能奉獻、能戰斗”精神成為高高飄揚的戰斗旗幟,飄揚在人民群眾的心頭。在黨建工作引領下,廣州東大肛腸醫院于2018年7月獲得“大塘街道黨建工作示范單位”稱號,于2019年7月獲得“大塘街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