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們都知道
如果好幾天不上“大號”
人都會感覺渾身不舒服
肚子里像藏了個小宇宙
據媒體報道
南京一男子有4個月沒能解大便
導致他非常痛苦
患者稱,肚子就像懷胎十個月
非常脹的感覺
脹到最后尺子一量腰圍有90多厘米
晚上睡覺都沒法睡
據醫生介紹
患者今年40歲
一直有便秘的問題
經檢查,他患有先天性巨結腸
此前,因為恐懼手術和造口
他一直采取保守治療的方式
但是越拖越嚴重
長達4個月沒能解大便
醫生稱,患者平躺在手術臺上面
腹部膨隆
就像一個十月懷胎的孕婦
整個腸子在肚子里面
盤起來就像蟒蛇一樣
可能有兩三米
醫生介紹
患者疾病拖延太久
結腸已嚴重病變
失去了正常的結構及功能
如果再不手術
患者將會有生命危險
結腸主要是
吸收水分和排便的功能
大便長時間淤積如果排不出來
就要變成結腸梗阻
結腸梗阻以后腸道細菌可突破黏膜屏障
導致毒素入血引發中毒癥狀
病人4個月不排便,也不能吃飯
就靠輸液,營養很差很消瘦
醫生經過3個小時的手術
取出患者20多斤、
2米多長的壞死結腸
目前
在造口、營養多學科的護理下
患者恢復良好
看來日常有“屎”運
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直不排便也會令人擔心
如果便秘太久,就要抓緊去醫院
下面4個小妙招教你日常促進排便
提醒家里人??
日常助力
1、找到固定的排便頻次。對腸道比較友好的標準是一天拉一次或者兩天拉一次,不過很多時候是因人而異,只要規律就行。大部分人要形成固定的頻次,需要進行晨起定時排便和排便訓練。
可以這樣做:意念要集中,呼吸保持深而緩,吸氣時收縮肛門,產生盆底上提的感覺,持續收縮 5 秒,呼氣時放松。這樣堅持半個月左右就能形成自己的頻次。
2、多攝入膳食纖維且大量飲水。大部分膳食纖維不會被腸道吸收,刺激腸道增加腸蠕動,在吸水膨脹后使大便松軟,從而促進排便。常見的蔬菜、水果和一些豆制品,都是不錯的膳食纖維攝入選擇。
飲水過少也會造成大便干燥,大便在腸道運動就沒那么順暢,所以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250mL的水共8杯。
如廁如何實戰
3、坐馬桶時身體可以微微向前傾斜。這個角度更像你蹲著排便的姿勢,比較符合腸道排便生理結構,至于夾角到底是多少度效果最好,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實驗數據來證實。
4、排便時間不宜超過 5 分鐘。做事情就要一心一意,才能事半功倍,長時間玩手機,會分散注意力。
而且久坐馬桶,器官們的重量會讓處在末尾的直腸壓力越來越大,增加患痔瘡風險。結束后,記得及時清潔,防止引起感染。
溫馨提醒:
每個人體質不同
方法的有效程度因人而異
成為“排便大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一周排便 3~21 次都是正常的
所以大家也不用太焦慮于
【做不到每天都拉】
因為該來的總會來
來源 | 綜合荔枝新聞、第一現場、丁香醫生
編輯 | 珠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