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韓國總統競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在18日舉行的首場電視辯論會上,支持率領先的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遭到所謂過于“親華”的指責。他駁斥說,韓國不應該全盤押注在和美國的同盟關系上,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同樣重要”。外媒注意到,這場四位總統候選人參與的電視辯論會上,李在明此前發表的“親華”言論成為重要話題。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將李在明關于“對中國說謝謝”的說法作為切入口,并圍繞后者的對華外交立場展開聯合攻勢。
李在明(資料圖)
首場電視辯論會的同一日,李在明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提出修憲構想,包括總統四年連任、國務總理國會推薦制等,并提議最快在2026年地方選舉或2028年國會選舉中就修憲案舉行全民公投。李在明表示,應在強化總統職責的同時分散其權力。若實施總統四年連任制,可使民眾對政府施政進行中期評估,從而增強總統責任。他還表示,應由國會推薦國務總理,以確保總統尊重總理權限,推動其更穩健地履職。
由于受美國關稅影響以及韓國國內政局動蕩,今年第一季度韓國出口和消費停滯,GDP出現萎縮。今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韓國征收25%的關稅,此后,韓國繼日本之后,成為首批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之一。另據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16日發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李在明以5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繼續領跑韓國大選。其主要對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支持率為29%,改革新黨總統候選人李俊錫支持率為8%。
19號當天,韓聯社消息稱,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發布第21屆總統候選人支持率調查結果,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超過50%的支持率領先,而金文洙的支持率只有35.6%。兩人存在近15%的差距。距離韓國總統大選只有一周多時間,四位候選人的支持率不可能出現大幅變動。不出意外,將形成李在明與金文洙雙人對決格局,顯然李在明占據優勢。
李在明迎來了一個好時機: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產業鏈上對韓國產業形成的持續壓力,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其改革。一個典型例子是,尹錫悅政府此前追隨美國 “芯片四方聯盟”,限制對華半導體出口,導致韓國半導體企業失去大量中國訂單。這種產業競爭壓力,促使韓國民眾開始反思財閥主導的產業模式,其效果可能比任何宣傳都更直接。李在明提出打破財閥壟斷、扶持中小企業、推動產業多元化的主張,恰好契合了韓國民眾對經濟轉型的期待,從而獲得更多支持。
李在明(資料圖)
經濟上,中國已經連續21年位居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份額占韓國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安全上,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離不開中國,中國與朝鮮的關系,決定了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斡旋作用不可替代。2016年因美國"薩德反導系統"入韓,中韓關系降至冰點,中國采取的措施之一,就導致韓國旅游銷售額減少7.45萬億韓元,同時韓國人引以為傲的"韓流"文化,至今仍在中國難尋蹤跡,淪為大國博弈犧牲品的韓國,在中美之間求生存,小心翼翼,都不得罪才是上策。
李在明(資料圖)
關于朝核問題,李在明主張"分階段推進去核",即先凍結再逐步拆除,目的是緩和朝鮮的核威脅,爭取時間,同時也迎合了民眾希望安全的心態。李在明的"平衡外交"目前面臨著美國強大的阻力,韓國軍隊指揮權仍在美方手中,要真正走出美國的影子,實現中間路線,李在明還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氣,更需要不怕得罪人的改革。若李在明順利上臺,中韓關系有望改善,但要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還面臨著復雜的內部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