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綜合韓聯社、路透社等媒體報道,韓國大選于當地時間18日晚舉行首場電視辯論。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在辯論中認為實用主義是其外交政策的關鍵,他表示,韓國不應該全盤押注在和美國的同盟關系上,處理好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也很重要。同時他還主張在與美國關稅談判時要將韓國的利益放在首位,他認為,“首爾沒有必要急于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
李在明(資料圖)
5月19日,即韓國大選首場電視辯論結束第二天,民調機構Realmeter發布了總統候選人支持率的最新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仍然以超過50%的支持率遙遙領先,但支持率較上次下滑了1.9個百分點,與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差距也縮小到了14.6%。有分析稱,隨著投票日期臨近,韓國大選不確定因素已經不多了,李在明獲勝的概率也在進一步增加。不過,政治社會穩定性不足、政治極化和分裂對立嚴重等問題,還是有可能對選情產生一定影響。
李在明陣營通過強調“中期評估強化問責”,吸引對政策延續性敏感的中間選民。其團隊測算顯示,支持修憲的選民中,30-49歲群體占比達67%,這正是李在明急需鞏固的基本盤。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所在的陣營,則提出“2028年同步選舉論”,稱他如果當選將自愿縮短任期至三年,以便2028年與國會選舉同步舉行總統選舉,實現選舉周期一致。金文洙主打“限制權力、縮短任期”等主張,同樣是為了營造改革者形象,爭取對總統集權存疑、重視政治透明與權力制衡的韓國選民。
而在另一邊,韓國執政黨正在加緊行動,代總統韓德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不僅表示不會對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反制措施,還特意強調不會與中國進行合作,聯手應對美國的“關稅沖擊”。顯然,即便尹錫悅已經被美國拋棄,韓國執政黨依然堅定站在華盛頓當局這邊。但作為代總統,韓德洙的權力有限,他的政策只能用于短期維穩,無法進行長期的戰略布局。有韓國學者就指出,一個隨時會下臺的代總統,完全沒有進行長久布局的資本。
韓德洙(資料圖)
盡管可能沖擊李在明選情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本次選舉已堪稱歷屆以來懸念最小的一次韓國總統大選。李在明涉多起司法案件。首爾高等法院表示,因被告登記為總統候選人,已決定暫緩李在明涉教唆偽證案二審庭審,將再公布庭審日程。“目前來看,李在明的司法風險已經很低。大法院推翻二審無罪判決,發回重審,也引發干預政治、未能保持司法政治中立的質疑。”趙懿黑坦言,除非李在明的一系列案件在選前爆出某些“黑料”,保守派候選人的集結也很難挑戰李在明。
對總統大位勢在必得的李在明,因為一句感謝中國,就被對手打成了“親華派”。接下來韓國選出“親華總統”,恐怕也不再有懸念了。在不久前舉行的首輪韓國總統電視辯論會上,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因“感謝中國”的言論遭到其他對手的圍攻,被當場打成了“親華派”。此前李在明在公開場合談及臺灣問題時表示,無論臺灣海峽發生什么,兩岸關系如何發展,均與韓國無關。韓國不應介入臺海問題,只需把自己發展好,對大陸和臺灣都說聲“謝謝”就夠了。
韓國電子產品(資料圖)
韓國的電子產品如電視、手機、電腦等在中國市場份額銳減,韓系車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也從7%急劇下滑至1%,韓國工商界叫苦不迭。韓國各界普遍期待能有一位積極改善對華關系的總統上臺,以恢復往日經貿繁榮。李在明上臺后,有望積極改善與中國關系,在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的大背景下,推動中日韓三國加強合作、抱團取暖,共同應對美國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壓力,維護地區穩定與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