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一直被美國視為忠犬的日本,這次竟然反了。5月20日,《日本時報》報道稱,日本已經明確了對美國的關稅立場,準備在后續(xù)談判期間采取強硬立場。日本首席關稅談判代表赤澤良表示:在第三輪高層關稅談判期間,日本希望美國的一系列關稅措施被取消。
本來這次關稅戰(zhàn),特朗普有3個主要目標,第一個就是中國,多年來一直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第二個是歐盟,不計算服務費,單純計算純貨物貿易的話,歐盟每年也能從美國賺走2000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第三個則是日本,每年對美國也有大幾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特朗普最想要的結果,就是中國、歐盟與日本全部妥協,乖乖接受美國開出的條件,讓美國填補大幾千億美元的貿易窟窿。比較現實的目標,則是中國不妥協,歐盟與日本投降,也能幫美國填補2000多億美元的貿易窟窿。最差的結果,就是中國和歐盟都強硬到底,美國只能拿日本打打牙祭,挽回幾百億美元的貿易損失。打從一開始,特朗普就沒料到日本敢反抗,也不相信日本敢反抗。
多年來,美國早就習慣了日本的逆來順受,當年廣場協議都乖乖簽了,現在區(qū)區(qū)幾百億的貿易順差,日本肯定乖乖讓出來??商乩势杖f萬沒想到,日本竟然敢大逆不道。第一輪談判,日本拒絕完全承擔駐日美軍的軍費。第二輪談判,日本拒絕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也拒絕取消農產品的關稅壁壘。第三輪談判沒等開始,日本就已經早早放出狠話了,準備頑抗到底。
日本這次為什么這么強硬?根本原因其實就是日本已經走投無路了,要是繼續(xù)在關稅問題上對美國讓步,日本真就完蛋了,既然要完蛋了,日本自然不會繼續(xù)聽美國的話了,甚至擺出了魚死網破的架勢:美國要是敢提高關稅,日本就拋售美債。
日本作為曾經的制造業(yè)強國,如今卻連年貿易逆差,目前只能穩(wěn)定對美國保持順差,2024年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大約是600億美元,幾乎是日本唯一穩(wěn)定的外匯來源。有些國家可以長期保持貿易逆差,但日本卻不行。沙特和俄羅斯這些國家,可以靠出口能源來回血,不管怎么樣都餓不死,可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工業(yè)產品賣不出去,就只能等著破產了。日本這個國家,99%以上的石油、煤炭、天然氣、鐵礦石、銅都需要進口,糧食自給率連37%都不到,每年必須拿出巨額外匯買這些東西,否則日本工業(yè)就立即崩潰,上億人吃不飽肚子。
當然日本也可以學印度,印度這個國家非常奇葩,也是長期的貿易逆差,印度卻依然有錢滿世界采購武器。這是因為印度能夠坑殺外資、電信詐騙來盈利,每年還有海量的印度勞工往回匯款,2024年年印度海外勞工匯款高達1294億美元??扇毡靖覍W印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變成國際賤民,徹底與所謂的文明世界脫鉤,整個國家變成金融投資黑洞。
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候,是名副其實的制造業(yè)巨擘,憑借著電子消費品、半導體、汽車、鋼鐵、造船業(yè),每年能夠賺來海量外匯,許多制造業(yè)領域,日本的出口額甚至能夠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那個時候的日本,富裕程度讓美國都咋舌,東京的地皮價格把美國的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遠遠甩在后面,在日本企業(yè)精英面前,美國資本家跟鄉(xiāng)巴佬一樣。
可日本當年有點忘乎所以了,忘記了自己能夠在制造業(yè)獨占鰲頭,是因為1952年跟美國簽署了舊金山合約,日本可以在大部分國家享受低額關稅,而日本對進口商品則可以加高額關稅,此舉直接讓日本的制造業(yè)一飛沖天,憑借著價格優(yōu)勢與關稅優(yōu)勢,日本汽車、家電迅速占領美國市場。
等到日本被養(yǎng)肥了之后,美國開始收網了,一紙廣場協議逼日本自廢武功,最要命的就是半導體產業(yè)鏈被廢了,導致韓國憑借半導體騰飛,日本如今在芯片方面的造詣不及韓國。只不過當年日本的家底夠厚,就算被美國狠狠宰了一刀,那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比如日本汽車工業(yè)一直很發(fā)達,從1980年開始就是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地位保持了40多年。
但現在不一樣了,日本已經不是瘦死的駱駝了,而是快瘦成木乃伊的駱駝了,此時繼續(xù)被美國狠狠宰一刀,日本就真死的透透的了。因為日本工業(yè)目前很難有翻身的機會了,在中國工業(yè)全面崛起后,日本工業(yè)迎來了一系列潰敗,2023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國,全球最大造船國、最大家電出口國也是中國,曾經日本占據全球電池市場份額半壁江山,結果現在已經被中國寧德時代超越。曾被日本視為拳頭產品的高鐵,如今在海外也是屢屢碰壁,反倒是中國接連斬獲訂單。更讓日本吐血的是,原本準備押寶氫能源汽車,從而奪回主動權,結果中國把電動汽車搞得紅紅火火,讓日本的氫能源汽車變成雞肋。
日本現在只剩下少數優(yōu)勢領域,比如光刻膠、碳纖維、數控系統(tǒng),但是在中國不斷突破的科技井噴面前,日本僅剩的幾個陣地也是岌岌可危。在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全面潰敗的時候,日本又沒有抓住新興產業(yè),無論是AI還是大客機,日本都被中國甩了十萬八千里。
擺在日本面前的,幾乎就是一個必死的局面。一邊是美國準備落井下石,非要從日本身上榨出最后一點油水。另一邊則是中國強勢崛起,把日本逼出了舒適區(qū)。現在的日本該怎么辦呢?要么坐以待斃,等著國家崩潰;要么孤注一擲,像上世紀3、40年代那樣,嘗試從中美那里搶食吃。
上世紀30年代,日本受到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大量工廠關閉倒閉、超過500萬戶農民破產,平均每戶負債3000日元,這可是二戰(zhàn)前的日元,不是如今賤如紙的日元。當時走投無路的日本,軍國主義徹底崛起,不光是高層被軍國主義裹挾,就連日本民間都充滿了狂熱的戰(zhàn)爭氛圍。1931年7月,“九一八”事件爆發(fā)前兩個月,日本憲兵司令部在東京大學搞了一項民意調查:滿洲是日本的生命線,日本是否應該為了滿洲而對中國開戰(zhàn),是否正當?結果1000名參與調查的日本大學生,有88%選擇了正當。就這樣,日本很快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在中國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侵華戰(zhàn)爭打響后,日本許多工廠轉型為兵工廠,許多破產農民也進入兵工廠生產各種武器,日本緩解了社會問題,中國人民則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破產后,日本的侵華作戰(zhàn)逐漸陷入僵局,無法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后,侵華戰(zhàn)爭很快變成日本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再加上當時無法在中國勘探到石油、橡膠等戰(zhàn)略資源,完全被軍國主義思想裹挾的日本,又選擇對美國發(fā)動戰(zhàn)爭。
所以說千萬不要低估日本的瘋狂,這個國家的戰(zhàn)爭機器經常會陷入失控狀態(tài),不光會侵略比他弱的國家,比他強的國家他照樣敢動手。而每次國家陷入困境的時候,軍國主義往往就會在這個國家蘇醒,這幾年日本一直在走下坡路,可軍國主義卻不斷抬頭,再次印證了這個規(guī)律。現在日本工業(yè)想要走出困境,要么去摧毀中國工業(yè),要么逼美國重新降低關稅。指望利用商業(yè)競爭來摧毀中國的工業(yè),對日本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指望利用談判來迫使美國降低關稅,也是癡人說夢。所以日本最后就只剩下動武一個選擇,要么去侵略中國,利用物理手段摧毀中國的工業(yè),甚至直接占領中國的工業(yè)區(qū);要么殺到美國西海岸,逼美國政府簽訂城下之盟。
雖然中國早就不是當初的中國了,常規(guī)軍事實力就足以碾壓日本,那千萬不能用常理來推斷日本這個國家,當年美國那么強大,他都敢下手,更何況如今中國在日本眼里,威懾力還不如當年的美國。
當然日本也不是毫無理智,這么多年來一直想把美國拉下水,比如日本前首相經常喊的“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代表美日同盟有事”。等到臺海戰(zhàn)爭打響,日本大概率就是吸引美國對華開戰(zhàn),自己在后面等著撿漏,美國贏了,日本就是發(fā)動一場新的侵華戰(zhàn)爭,如果是美國輸了,日本就有了跟美國討論關稅問題的資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