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裝修自家小院,總想著把花花草草、假山流水塞得滿滿當當,覺得這樣才夠熱鬧。但其實,留點空白,反而能讓庭院美得更有味道,這就是“留白”的魅力。正如古人所云,“善畫者留白,善樂者希聲”,留白并非空無一物,而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取舍。就像國畫里大片的空白,看似沒畫東西,卻給人無限想象空間。放到私家庭院里,留白就是不把每個角落都填滿,讓空間有呼吸感,讓視線有落腳點。從實際作用來看,留白能在視覺上簡化庭院布局,避免過多元素造成視覺疲勞,還能通過“空白”襯托景觀主體,就像綠葉襯紅花,讓真正想展現的景致脫穎而出;從心理層面,留白營造的開闊感,能讓人進入庭院瞬間放松,緩解日常的壓力;在空間利用上,留白也更靈活,方便后續根據需求調整庭院功能。
比如,在院子中間留出一片空地,不做任何復雜裝飾,鋪上草坪,擺上兩張藤椅,陽光灑下來時,這里就是放空的好地方。此時,“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的閑適意境便在這庭院一角悄然浮現。又或者在圍墻邊留一塊素凈的白墻,藤蔓慢慢爬上去,自然形成一幅會生長的畫,恰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所描繪的那般,不經意間流露出蓬勃生機。
在庭院植物搭配上,留白也很關鍵。別一股腦兒把喜歡的花花草草全種上,不然容易顯得雜亂無章。利用不同植物組合,能巧妙營造留白效果。比如將高大挺拔的銀杏與低矮匍匐的佛甲草搭配,銀杏樹旁留出大片空地,秋季金黃的銀杏葉飄落,落在翠綠的佛甲草上,空白處仿佛成了天然的畫布,凸顯出銀杏的壯美身姿,也讓兩種植物各自的特色更加鮮明;還可以將開花繁茂的月季與淡雅的玉簪組合,月季組團種植形成焦點,玉簪零星點綴在周圍,留出大部分空間,花開時節,月季的艷麗與玉簪的素雅相互映襯,空白區域則讓整個畫面更顯疏朗有致。
再如選幾種主打的植物,像玉蘭、楓樹,再搭配一些低矮的麥冬、礬根,留出部分土地鋪上碎石或鵝卵石。春天玉蘭開花時,滿院清香,仿若“庭前玉蘭樹,今日花開了”所寫的場景;秋天楓葉紅了,在碎石的襯托下,美得格外醒目,頗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韻味。留出的空白,不僅能讓每種植物的美更突出,給植物生長留出空間,避免它們擠在一起“打架”,還能讓不同季節的植物景觀過渡更自然,讓庭院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韻味。
水景營造同樣能運用留白,且最能詮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般空靈意境。不必堆砌繁復的水景裝置,僅在庭院角落安置一方淺池,池邊栽種幾株松樹,枝葉低垂。夜幕降臨,月光透過松針的縫隙,在水面灑下斑駁光影;池底鋪著圓潤的鵝卵石,一條細流潺潺注入池中,水面大部分留白,倒映著天空與樹影,宛如一幅水墨畫卷。漫步池邊,聽著流水叮咚,感受微風拂過松枝的簌簌聲,仿佛置身于靜謐的山林之間,塵世的喧囂都被隔絕在外。這種留白的水景設計,沒有過多的修飾,卻能讓人瞬間心靜,體會到自然最本真的美好,也讓水元素成為庭院中充滿詩意的靈魂所在 ,還能減少維護成本,更貼合日常使用。
庭院里的硬質景觀,比如亭子、長廊,也別貪多。一個簡潔的涼亭,配上幾張石桌石凳,周圍留出開闊的視野,比建滿亭臺樓閣更舒服。留白能讓這些景觀成為視覺焦點,人在其中活動也不會覺得壓抑局促,還能引導人在庭院中自然地流動,探索不同角落的景致。就像“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簡潔的庭院布局,讓人在其中享受寧靜與自在。
留白營造的私家庭院,還特別適合打造不同的生活場景。空出的草坪,可以變成孩子們的玩耍天地,鋪上野餐墊,就是一家人的戶外餐廳;留出的白墻,掛上幕布,晚上就是露天電影院。這種“空白”充滿了可能性,能隨著生活需求隨時變換用途,讓庭院真正成為生活的延伸空間。
不過,留白可不是隨便空出地方就行,得講究比例和節奏。一般來說,庭院里留白面積控制在30%~50%比較合適,太多會顯得冷清,太少又達不到效果。而且,留白的地方和有景觀的地方要相互呼應,比如這邊種了大片竹林,那邊就留一塊石頭小徑,讓視線有起有伏。
打造私家庭院花園,就像寫一首詩、畫一幅畫,懂得留白,才能讓庭院既有自然的野趣,又有生活的溫度。下次改造院子時,不妨試試少放些東西,多留點空白,說不定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正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適當的留白,方能讓庭院之美如梅花般,在歲月中散發迷人芬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