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5月22日晚,在車友群討論了半年的小米汽車首款SUV——小米YU7正式亮相,新車共推出三個版本,預計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然而最值得關注的定價問題,雷軍在發布會上一笑帶過,并沒有直接給出定價,對于早前外界瘋傳的小米YU7定價為19.9萬元,他只留下了一句話:“這是不可能的,對標Model Y的配置,賣到三十幾萬元差不多。”
這次小米YU7的公布,成為了這周車友群的聚焦點,原因在于自3月份小米汽車SU7高速公路碰撞事故后,曾經將小米汽車推上了風口浪尖,讓小米SU7的風評一度下滑,甚至引起了一系列的退訂潮。并且在4月份,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再次明確智能駕駛的宣傳邊界,以“組合輔助駕駛”取代“智能駕駛”成為官方表述,也引發了汽車行業的“巨震”,讓所有車企不得不對輔助駕駛宣傳策略進行全方位調整。
工信部新規發布后,小米汽車是立馬修改宣傳話術,按規定將線上線下物料中的“智駕”字樣更新為“輔助駕駛”。昨天發布會后,也有大部分網友質疑,為什么小米能在汽車行業的低谷之下,仍然堅持走高端汽車路線,并且敢于說賣到三十幾萬差不多。
低谷過后信心滿滿?小米新SUV對標Model Y,憑什么敢說不可能只賣
首先我們從市場銷售數據來分析,截至目前,小米SU7系列上市一年零兩個月累計交付超25.8萬輛汽車,4月份交付了2.8萬輛,成為20萬元級別以上所有車型的銷量冠軍。而且近年來小米電子產品的銷量在紅海市場的競爭下仍然突圍而出,銷售額的連連突破讓小米有了市場自信,而且自宣布造車以來后,也已經積累了眾多忠實的汽車用戶。
接著我們回到此次的主角小米YU7身上,長寬高分別為4999/1996/1608(1600)mm,軸距達到3000mm,定位為中大型純電SUV。這次公布了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全系車型為800伏平臺,標配連續阻尼可變減震器和天際屏全景展示,以及搭載了英偉達的索爾芯片,算力可以達到700tops。
動力配置上,小米YU7采用純電驅動,提供單/雙電機可選,百公里加速可達3.23秒。其中雙電機四驅版車型的前后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220kW和288kW,綜合功率達到508kW(691馬力),最高車速可達253km/h;單電機后驅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35kW,最高車速為240km/h。
對標Model Y,小米YU7續航與動力參數超越Model Y(如雙電機版691馬力、835km續航),疊加小米生態聯動和性價比策略,而且在售價方面,市場預估應該會比Model Y更加實惠,所以看到這里,大家應該能明白為什么小米敢叫板Model Y,并且定價方面不會在19.9萬了吧。
低谷過后信心滿滿?小米新SUV對標Model Y,憑什么敢說不可能只賣
隨著最近小鵬公布第一季度財報數據,以及小米發布會新車亮相,對于國內的汽車制造行業都是利好消息。不過目前汽車制造行業仍離不開“卷”的趨勢,不只是汽車制造,我國制造行業目前的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包括紅海競爭市場如何破局;傳統制造設備如何跟上科技發展;如何快同行一步搶到客戶等。
尤其是找客戶的問題,近年來市場上都已經淘汰了不少傳統制造工廠,很多老板表示,他們最頭痛的還是找商家客戶、找合作方難這一問題。現在很多制造廠家常見的拓客方式都是陌拜、展會、行業協會、客戶轉介紹等,這些方式雖然現在仍有用,但收效卻并不大。而且哪怕有客戶來了,這些客戶都是以價格作為簽單的首要條件,大多數制造廠家更需要那些高價值的商家客戶。
其實,隨著AI人工智能已經賦能各行各業,各行各業在找客戶的動作上已出現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方法。比起傳統的拓客方式,想要找大量高價值、精準的買家或合作方,AI大數據拓客是目前各大企業的一個好選擇,市面上的拓客系統如探跡、愛企查、企查查等,都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可以多維度查詢企業,并且輕松找到周邊潛在客戶,幫助企業精準鎖定目標客戶。
尤其是制造廠家,可以在探跡拓客制造業版上一站式找到超1200萬貿易渠道客群,每個商家的服務品牌、覆蓋渠道、主營產品都能一一看清楚,讓你迅速觸達目標客戶。
低谷過后信心滿滿?小米新SUV對標Model Y,憑什么敢說不可能只賣
你們覺得今年國產汽車行業會煥發第二春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