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消息的傳出,讓特朗普憤怒不已。事實證明,降低對華關稅正成為美國的救命稻草。
1.沃爾瑪將上調價格,以應對關稅問題
近期,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沃爾瑪公司高管宣布,他們不得不在本月底上調部分商品的售價。這一決定震動了整個市場。到底是因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利潤受損和進口商品比例過大。
據該公司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的第一財季中,他們的凈利潤為44.9億美元,同比下滑超過12%。揭露了沃爾瑪當前面臨的巨大壓力。與此同時,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利恩表示,即便在新關稅措施生效后,公司仍無法完全消化關稅帶來的所有壓力。
沃爾瑪在美國銷售的商品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進口商品,而這些商品的主要來源地包括中國、墨西哥、加拿大、越南和印度。雖然美國政府對特定貨物的征稅有所下降,但對企業來說,負擔依然沉重。
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炮轟”沃爾瑪,要求他們自己承擔對華關稅,而不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事實是,即便沃爾瑪能吞下一時的苦果,但不可能一直忍讓。最終,美國消費者或許不得不為這場關稅戰買單。
2.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美企業選擇加強與中國合作
曾幾何時,特朗普宣稱,要讓中國承擔所有的關稅成本。然而,當這些關稅的后果逐漸顯現時,特朗普卻站出來批評沃爾瑪沒有自行吞下“苦果”。這般前后矛盾的姿態,不由得讓人看到了美國當前的困境。
面對關稅壁壘,許多大型零售商正面臨嚴峻的選擇。以沃爾瑪為例,他們過去幾個月已開始和中方供應商重新接洽,恢復貨物發運。
從很多方面來看,中美之間的這場博弈中,如同巨型拼圖,任何一個部分的錯位,都可能導致全局的不穩定。然而,無論是從頂層規劃還是實際操作,美國政府的這種不確定性讓市場更加忐忑。
而這一切,只會逼得包括沃爾瑪在內的眾多企業,與中國以及其他亞洲供應商走得更近。因為在應對不穩定政策環境的同時,他們更需要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面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企業將更傾向于追求穩定和長遠發展,而非無休止的斗爭。
3.降低對華關稅,成了美國最好的選擇
過去,沃爾瑪等公司通過提前儲備來緩解關稅沖擊,但當這些庫存逐漸消耗殆盡,價格上漲就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坦白說,沃爾瑪這些企業,最需要的是一紙讓商業環境重歸穩定的協議。然而,特朗普顯然有不同的打算。在他的劇本里,企業們應該一直“咬牙堅持”,直到他與中國達成他所謂的“完美協議”。可是,市場沒有時間等。
過去幾個月里,許多美國消費者開始感受到價格上漲帶來的沉重負擔——無論是日常食品還是電子產品,都在悄然漲價。
這場關稅戰,讓特朗普意識到,他低估了全球化下復雜供應鏈的強韌性,以及中國強硬立場帶來的震懾效應。中國并沒有在特朗普的極限施壓下屈服,相反,許多跡象表明,中國供應商和零售商正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這種韌勁讓人刮目相看。
這種背景下,想要避免消費者承擔過多成本,進一步降低對華關稅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4.中美合作,才是解決經貿問題的關鍵
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就像是充滿了細密齒輪的鏈條,輕易碰動其中一個環節,就可能引發整個體系的震蕩。
多年來,中美兩國產業鏈深度嵌套,美國企業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商品,將其轉化為成品銷售,而中國則以美國這個消費市場為主要出口對象。這種互利共贏的模式,推動了兩國經濟的繁榮。
然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卻擾動了本應平穩運轉的經貿環境。
零售業的巨頭們以及汽車制造商都在警告:關稅不僅提高了產品成本,還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最終只會傷及美國自己的經濟利益。沃爾瑪的案例就是一個鮮活的證明,他們不得不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不是實現特朗普設想中的“讓他國埋單”。
可以想象,未來全球經濟版圖,將不再是由單一國家政策所掌控,而是需要更多國家協同合作,達成共識。中國的強硬反擊,給各國打了個樣,美國若執意推行關稅政策,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