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賽季剛剛落幕,瓦基弗銀行女排那邊一紙官宣,袁心玥正式離隊,消息一出來,不少球迷可能都得緩一緩,這可是中國女排現役副攻里頭最能打的一位,上賽季剛剛“留洋首秀,結果首年就捧起了土超冠軍獎杯,歐冠也打進了四強,數據全場領跑,說走就走,這劇情堪比NBA賽季末的主力大換血,搞得人有點上頭,問題來了,打得這么好,怎么就沒緣繼續,外援副攻在歐洲到底是怎么個行情,袁心玥這一年到底值不值,后面中國女排的“走出去還有沒有戲,這些問題今天咱們都得擺開了說。
先看瓦基弗銀行的聲明,雖說字面上滿滿都是感謝和祝福,但一句“畫上句號,還是把話說死了,說白了——不續約,大家體面告別,外人看著都覺得有點可惜,尤其是今年這個成績擺在那兒,袁心玥本賽季進攻成功率63.1%,在所有進攻次數超過50次的主攻副攻里高居榜首,歐冠四強賽數據拉滿,CEV還專門給她做高光剪輯,這不是“刷存在,是真能打出來,作為海外聯賽首秀,這表現擱誰身上都得說一句,值了,可現實就是這么冷靜,能不能留下來,真不是靠數據說話,歐洲俱樂部的用人邏輯,那是人情世故、預算算計、排兵布陣一起上,外援副攻永遠是最容易滾動的那一檔。
其實,關注歐洲排壇的人都知道,副攻這個位置,外援是有點“天花板的,像瓦基弗銀行這種豪門,往年也不是沒簽過大牌,但用得順手就續,用得不順或者預算一緊張,立馬換人,副攻不像主攻接應那樣決定性強,更多是看體系、看教練偏好,尤其像袁心玥這種類型,技術全面,穩定型選手,在中國女排體系里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可到了歐冠,進攻端效率再高,防守和串聯如果和體系不夠貼合,教練組就會猶豫,尤其外援名額那么緊,歐洲本土副攻又多,直接競爭壓力真的不小,這一季瓦基弗銀行后排換血,下賽季據說還要引進新外援,袁心玥這種“功能型核心,反倒成了最容易被優化掉的角色,說白了,留洋副攻的路子就是這么現實,哪怕你是中國女排的頂流,也得接受隨時“打怪升級或者“下線的結局。
不過話說回來,袁心玥這一年真沒白待,不光是冠軍獎杯和歐冠數據,關鍵是她打破了中國女排副攻在歐洲大賽的“瓶頸,過去中國球員留洋,都是主攻和二傳唱主角,很少有副攻能在歐洲頂級聯賽站住腳,這次袁心玥直接用表現把門檻抬高了,63.1%的進攻成功率,放眼整個歐冠賽場那是吊打一眾歐美高妹,關鍵場次多次貢獻關鍵攔網,別的不說,這份數據直接給后來人鋪了路,以后再有中國副攻想出去,俱樂部要再說“適應不了,直接甩數據懟回去,真的是“點贊回懟式的現實反饋。
當然,離隊多少還是讓人意難平,畢竟袁心玥在采訪里自己都說了,來到瓦基弗銀行不光是為了打比賽,也是想和更多世界級年輕球員交流,把自己在中國練出來的技術和理念帶出去,這種心態其實蠻難得的,尤其是和古德蒂教練組、各國隊友的融合,外媒評價她是“最適應多國融合的亞洲球員之一,這不是虛頭巴腦的夸獎,是真融進去了,場上冷靜、場下低調,和球隊化學反應拉滿,這種球員,放在任何一支歐洲豪門,理論上都不會被輕易放棄,只可惜現實不是“理論,預算壓力、外援輪換、賽季規劃一到,誰都可能成為調整的“犧牲品。
回頭來看,這一季袁心玥的留洋,的確讓外界看到了中國女排副攻出海的可能性,但也把“副攻留洋天花板這個話題推上了臺面,歐洲頂級聯賽的副攻競爭,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卷,哪怕你是國家隊主力,哪怕你有高光表現,最終能不能留下來,還得看球隊體系是不是為你量身定做,教練組是不是愿意賭你的長期價值,這種局面對中國女排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未來如果有更多副攻愿意去留洋,可能還得在多功能、適應能力、體系溝通上下苦功,否則很容易陷入“刷一季數據,然后再見的尷尬循環。
說到底,袁心玥離隊不是失敗,而是一次階段性告別,她用一季的表現證明了中國副攻的實力,也給后來人攢夠了底氣,賽場上沒有永遠的主角,但有價值就不怕被看見,至于未來她會不會再有留洋機會,或者回歸國內繼續統治排超,都還得看她自己的選擇和市場的風向,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袁心玥這一次的“出海,已經在中國女排歷史上留下了屬于自己的濃墨重彩一筆,留洋副攻的難題,暫時還沒有完美解法,但路已經被她走出來了,后面就是看誰能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