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雷總發布了小米首款自研3nm的SoC芯片——玄戒O1,集成了190億晶體管,采用臺積電第二代工藝制造3nm,芯片面積僅109mm2。
CPU部分采用了行業首個四叢集、十核心設計,包括3.9GHz的雙超大核、3.4GHz四顆性能大核、1.9GHz兩顆能效大核、1.8GHz兩顆超級能效核,安兔兔實驗室跑分更是突破了300萬分。
號稱芯片達到了“第一梯隊的性能表現”。
看完整場發布會估計大伙除了激動以外,都很好奇這顆芯片到底是不是自研的?性能到底怎么樣?
鴨就綜合一下目前看到的各種信息,給嘗試解答一下大伙的疑問。
首先是有網友懷疑小米會不會是直接使用“鈔能力”,買了別人的芯片然后再打上自己的logo就完事了。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 @極客灣Geekerwan (下同)
那自然是不可能滴,從@極客灣Geekerwan 的芯片拆解來看,首先從芯片面積和設計上,就能排除小米的是發哥或者龍哥的芯片換皮。
其次,還有人覺得#玄戒O1的CPU部分使用了Arm的公版架構,還能算是自研嗎?
首先所謂的ARM公版架構,指的是公司會將其預先設計好的CPU核心(如 Cortex-A78, Cortex-X2 等)及相關技術(如 Mali GPU, CoreLink 互連技術等)授權給其他公司。
芯片設計公司可以直接采用這些“貨架產品”并將其集成到自己的SoC中。
如果僅僅購買并集成ARM Cortex CPU核心到SoC中,而沒有進行重大修改,通常在CPU核心本身方面不被認為是“自研”。
然而,設計SoC的其余部分,包括定制的ISP、NPU、調制解調器、互連總線以及整體芯片架構,即基于ARM架構授權開發自定義微架構則明確被認為是“自研”CPU 技術。
按照這個標準,小米玄戒O1自己設計了電源網絡規劃、布線和時序設計……還有小米自己的NPU和ISP。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 @極客灣Geekerwan
咱們簡單粗暴地理解一下,Arm的公版架構就是各式各樣的蔬菜,而一整個芯片就像是一道完整的菜。
你固然可以直接買來這些菜,然后一鍋亂燉,或者直接買別人的預制菜。
也可以像小米這樣買回來精心烹飪,都是買的同樣的食材,最后端出來的菜到底咋樣相信大伙都能看出來。
可以說小米玄戒O1確實算得上是自研的芯片,只是沒有蘋果連CPU和GPU的微架構都能自研那么厲害。
不過雷總自己都說了,不要指望小米第一次做旗艦芯片就能把蘋果掀翻在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于性能咋樣,也可以拋出個結論給大伙——還真算得上是如今性能的第一梯隊。
CPU表現亮眼,甚至小勝聯發科的天璣9400,而GPU稍弱,不過實際游戲體驗絕對是合格的。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 @極客灣Geekerwan
可惜由于是外掛基帶,導致非WiFi場景下的續航表現有些拉胯。
好在,小米已經有了自研的4G基帶芯片,等到小米可以自研出5G基帶再整合到SoC中,那會有多強簡直不敢想。
回顧小米的造芯歷程,從澎湃S1的上市即拉胯,從而轉向“曲線突圍”,通過細分芯片(如C1、P1)積累技術,最終回歸SoC研發。
這波小米不聲不響地給我們憋了一個大的,不禁讓鴨猜想,雷總到底還藏了多少好東西沒有給我們看的
圖片來源:央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