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祥威 編輯|馬青竹
7月12日,一款打著“華系SUV”旗號的新車——嵐圖FREE(參數丨圖片)+正式上市。
官方稱,FREE+的智能座艙搭載華為最新一代旗艦車規(guī)級芯片。
“這款高性能芯片應用于多款高端車型,包括問界M9、享界S9以及尊界S800等旗艦產品……起步即高階?!惫俜綇娬{。
《出行百人會/AutocarMax》了解到,“華為車機是黑盒交付模式,嵐圖FREE+搭載的座艙芯片便是華為9610A?!?/p>
隨著鴻蒙智行旗下各界品牌車型銷量的增長,在智能座艙芯片領域,華為座艙芯片市占率穩(wěn)定增長中。其它本土座艙芯片也在慢慢搶占份額。
今年3月,億咖通科技宣布與大眾集團達成合作,將為大眾和斯柯達品牌的全球車型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采用芯擎科技的龍鷹一號座艙芯片。
“芯擎科技(競標時)打敗了高通,產品和價格受到客戶認可?!敝槿耸扛嬖V《出行百人會/AutocarMax》。
據蓋世汽車統(tǒng)計,2025年1-5月,國內座艙域控芯片供應商裝機量排行中,高通、超威半導體、華為、芯擎科技、瑞薩電子、芯馳科技位列前六名。
其中,華為、芯擎科技、芯馳科技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6%、3.3%、1.3%,分別上漲至4.4%、4.2%、1.8%。核心產品是:華為9610A、龍鷹一號、芯馳X9系列。
本土座艙芯片直追的同時,高通也即將推出全新一代產品。正值換代節(jié)點,本土座艙芯片是超速追趕,還是再被甩開?
用巧勁
“明年高通就會出一個芯片,既有CPU、GPU還有NPU,中國有不少車廠會用。”小鵬汽車的CEO何小鵬在G7上市后的群訪環(huán)節(jié)透露。另有消息顯示,不少車廠包含理想、零跑和上汽通用等。
他說的產品是驍龍8797,而等不及的小鵬G7,座艙直接配了一顆高通8295P和一顆圖靈AI芯片,可預見座艙算力需求的增長。
據悉,8797的AI稠密算力320TOPS,相當于640TOPS稀疏算力。而小鵬圖靈AI有效算力超過700TOPS。
爆火的小米YU7選擇了更經濟討巧的方案,用了一顆消費級芯片高通驍龍8 Gen 3,跟紅米手機同款,引發(fā)巨大爭議。
但驍龍8Gen 3的CPU、GPU和NPU算力都超過車規(guī)級的高通8295。除了不是車規(guī)級的安全隱患,手機大廠小米顯然很熟悉驍龍8 Gen 3,上車快。
回到高通8797,其高管透露可支持一定的艙駕融合,以及VLA模型。中科創(chuàng)達近日展示的方案顯示,高通8797可運行140億參數的大模型,是8295的近十倍。據媒體報道,高通還可能會推出低配版的同代系列產品。
面對高通的下一代座艙芯片,如8397和8797等。本土座艙芯片仍將采用高“性價比”競爭策略。
芯擎科技的龍鷹二號、芯馳X10等產品,按照規(guī)劃將于明年量產上車。
“在X10上,芯馳集中增強了AI能力,同時將CPU、GPU維持在高通8295的水平。我們做X10,并不是要和高通8397直接競爭,而是為車企多提供一種選擇?!币晃恍抉Y科技高管說。
此前我們曾提到,芯馳科技的打法是,“不唯算力論”。核心在于,避免算力浪費。
傳統(tǒng)AI加速器傾向于一次性從頭到尾運行完一個任務,在多任務并行場景下可能出現算力閑置,X10通過靈活的調度機制,實現有效利用算力。
另據我們了解,芯擎科技規(guī)劃中的龍鷹二號,提供了更多選擇:
高性價比方面將推出SE 2000 Lite ,對標聯(lián)發(fā)科8678,面向實現智能座艙;在高性能方面將推出SE 2000 Ultra,對標高通8397、聯(lián)發(fā)科CX-1,面向智能座艙和基于單芯片的艙駕一體。
先上量
總體而言,跟高通的下一代芯片競爭,本土芯片還要多用巧勁,抑或像華為和吉利系一樣,通過生態(tài)協(xié)同和體系賦能,綜合出拳。
本土主流座艙芯片中,華為9610A最為低調,能上車高端車型甚至豪華車型,且規(guī)模增長快速。
最新數據顯示,鴻蒙智行累計交付已超80萬輛,其中問界汽車累計銷量超70萬輛。華為的自研座艙芯片與域控制器一起,打包出售。甚至與智駕一起,提供全套的智能解決方案。
隨著更平價的第五界——尚界即將投放市場,華為座艙芯片的市占率會有大幅提升。但更多的其他國產芯片還需要在中低端細分市場打磨。
其實,很多本土選手更像「備胎」出身。為了供應鏈安全,車企從疫情才開始將國產方案作為“備案”。本土芯片借此一點點硬啃市場份額。
以龍鷹一號為例,截至目前,芯擎科技官方稱,其累計出貨量達到150萬片,覆蓋車型包括:領克系列、銀河系列,以及一汽紅旗天工05、紅旗金葵花系列等。
其中,全系搭載龍鷹一號的銀河E5,去年8月上市至今,交付超15萬輛。
今年,隨著億咖通與大眾集團達成合作,龍鷹一號將進入更廣闊的市場。
“大眾對供應商的考核非常嚴格。芯擎經過了多輪性能和產品演示,以證明芯片性能和穩(wěn)定性。大眾還會對公司運營進行考核,確保供應鏈穩(wěn)定。還要確保卓越的性價比。”一位接近芯擎科技的人士告訴我們。
芯馳科技的核心產品為X9系列,可支持儀表、中控、座艙域控等,搭載于入門級到旗艦級車型。截至目前,X9系列已搭載于50多款主流車型。
“搭載X9系列座艙芯片的很多量產車型面向海外市場,并未統(tǒng)計在本土市場的數據中。”
一位芯馳科技人士告訴我們,2024年國內整車出口量排名前十的車企中,超過80%與芯馳科技建立了量產合作,如奇瑞、上汽、長安、吉利、長城等。
出海主要分兩種形式:一種是跟隨本土品牌的車型出口到海外,主要有奇瑞捷途X70、瑞虎、歐萌達、艾瑞澤、長安CS75 PLUS、廣汽傳祺等。另一種,則是在東風日產、東風本田、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合資車企的全球車型上實現量產,銷往海外。
一位智能座艙產業(yè)鏈人士告訴我們,“本土座艙芯片若能在性能相近條件下,提供更具性價比的方案,或有機會。”
本土座艙芯片,大多對標高通系,錯位競爭。
比如,華為9610A采用“面積換性能”策略研發(fā)。根據江淮汽車公布的數據,CPU性能達到200k DMIPS,高于高通8155的105k DMIPS。
芯擎科科技的龍鷹一號,集成2顆NPU,AI算力達到8TOPS,與高通8155持平。基于龍鷹一號,芯擎科技研發(fā)了基于單芯片的“艙行泊一體”方案。
芯馳X9系列中的X9SP,基于硬隔離架構和硬件虛擬化技術,提供了針對座艙域控的單芯片解決方案,實現了“艙泊一體”。
"作為芯片供應商,芯擎希望通過系統(tǒng)級創(chuàng)新來提升客戶的效益,而非簡單的價格戰(zhàn)。”上述接近芯擎科技的人士表示。
結語
2024年,高通座艙芯片市占率7成,面對高通這樣龐大的對手,本土芯片還不足以動搖其地位。更何況高通憑借手機芯片技術復用,在低功耗和研發(fā)成本上優(yōu)勢顯著。
本土座艙芯片的突圍,只能走中端突圍、方案整合、垂直閉環(huán)等包圍城市的策略,一點一點成長。在AI時代憑借場景深耕與成本控制,努力在智能座艙多極世界中占據一席。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yè)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yè)邏輯與商業(yè)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