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二戰時期美軍的水冷式重機槍,大家都會想到勃朗寧M1917重機槍(口徑7.62毫米),該槍槍管外套有容量3.3L水的套筒用于冷卻槍管。民國曾大量仿制,不過把口徑改為7.92毫米(為了統一步機槍口徑),稱為三十節重機槍,該型機槍為中國抗戰勝利立下過汗馬功勞。其實二戰美軍還裝備有另一款水冷式重機槍,也是勃朗寧設計的,這就是勃朗寧M1921重機槍,口徑12.7毫米,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
勃朗寧M1917重機槍
1970年的老電影《虎!虎!虎!》中,就有美軍機場守軍使用這種機槍對空射擊的場面,12.7毫米的大口徑機槍對低空飛行的日本戰機還是有一定的威脅。小時候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覺得這種粗壯的機槍看起來很拉風、威力十足!90年代看軍事雜志才知道這是勃朗寧M1921重機槍,水冷式的。跟風冷式比,水冷式的好處是可以更快降低槍管溫度,維持機槍火力輸出能力。缺點是整體重量上去了,因為要攜帶水箱,并且依賴于水資源。
勃朗寧M1921重機槍
美軍研發大口徑機槍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歐洲戰場上坦克的出現迫使各國研制步兵反裝甲武器,美國也不例外。時任美國遠征軍總司令的潘興將軍要求為軍隊裝備更大口徑的機槍,軍械部門立即啟動了研制工作,具體由槍械大師勃朗寧負責。勃朗寧在M1917重機槍的基礎上研制出一款新型重機槍,口徑為12.7毫米,該槍在1921年完成設計工作,因此命名為勃朗寧M1921重機槍。
性能測試
從設計上看,勃朗寧M1921重機槍就是勃朗寧M1917重機槍的放大型,把口徑增大到12.7毫米,都是采用水冷式槍管和彈鏈供彈。兩者不同之處是增加了防止走火的后阻鐵和液壓緩沖器,同時為了便于雙手操作,把帶扳機的單個小握把改為兩個D型握把。上世紀30年代初,美國陸軍兵器部重新設計了機匣,使它既可以安裝水冷套筒,也可以安裝風冷套筒。后來該槍發展出3個型號,一是風冷型號,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款式,是運用最廣的一個型號,其次是提升了射速的航空型號,最后一個是水冷型號,命名都是M2。
《虎!虎!虎!》中的水冷式重機槍
需要注意的是,勃朗寧M1921重機槍跟其改進型號比,雖然都是氣冷式,但在結構上還是有所區別。最大區別是水筒的布局,M1921的水筒位置偏上,因此槍口是位于水筒的下側,而改進型號的槍管則在水筒的中軸線位置上。老電影《虎!虎!虎!》中有個美軍戰艦上的水兵操作機槍反擊日本戰機的鏡頭,那挺防空機槍就是勃朗寧M1921重機槍的改進型號,當然叫M2重機槍更合適,不得不說老電影中的武器裝備歷史還原度非常高。
組裝機槍
勃朗寧M1921重機槍同時裝備美國陸海軍,主要用于艦船、基地防空作戰,也有安裝在車輛上機動作戰。該槍有專用腳架,具體有M2、M2A1、M3等幾個型號,有些型號的陸用機槍有裝甲板提供正面保護。具體操作時,需要配備水箱一起作戰,水箱有一個手動的水泵,作戰時需要一名士兵專門搖動水泵實現冷卻水循環,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機槍的作戰效率。
太平洋戰場上的勃朗寧M1921重機槍
勃朗寧M1921重機槍主要性能:全重55公斤,槍管長1143毫米,全槍長1674毫米,口徑12.7毫米,發射12.7×99毫米規格子彈,最大射程6900米,炮口初速895米/秒,射速600~750發/分鐘。主要配用200發容量的彈鏈,有個大型彈藥箱裝彈鏈。
雙聯裝型號
勃朗寧M1921重機槍及其改進型號生產數量很大,二戰美軍大量裝備,裝備最多的當屬海軍,海軍很多艦艇上都配備有這種機槍。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也有不小的裝備量,太平洋戰場上的島嶼戰中,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這種機槍抵御日本戰機空襲,同時也用來對付日軍的輕型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