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特朗普可謂是相當的春風得意,因為其在中東的訪問之旅,大獲成功。
其在本次旅程中,一共訪問了三個國家,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他們都十分順利地同特朗普達成了一份巨額投資協議,助力美國實現制造業回流的目標。
在5月15日的時候,特朗普乘坐“空軍一號”踏上了返回美國的歸途,期間他得意揚揚地向記者展露了本次外交的豐碩成果,表示這三個國家原本都是要倒向中國的,然而如今他們都屬于美國了。
就在中美兩國在日內瓦達成關稅協議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3日,特朗普開啟了為期四天的中東訪問之旅——先后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也都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和巨額投資承諾。
其中,沙特王儲兼首相薩勒曼親自到機場迎接,并為其鋪設了十分特殊的紫色地毯。
之后經過一番談判后,沙特承諾在未來四年內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國防、AI等重要領域。
這6000億美元投資中,還包括有近142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直接破了兩國之間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而特朗普則給予沙特,一個愿意解除敘利亞經濟制裁的承諾。
此外,卡塔爾這邊也承諾向美國投資1.2 萬億美元,覆蓋航空制造、基礎設施建設、清潔能源、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同時,還與波音公司簽署了多達960億美元的飛機訂單。
阿聯酋這邊也是由一個王儲來親自接待特朗普,并承諾購買大量的美國芯片,并在未來十年內,愿意出多達1.4萬億的巨資去投資美國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以及能源等重要領域。
據悉,這三個國家加起來,一共給予了美國多達3.2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這直接讓特朗普多了好幾項亮眼的政績,足夠他去大吹特吹一番。
而他本人也是這么認為的,在訪問途中,特意在記者面前炫耀表示:這三個國家原本是屬于中國的,但現在是屬于美國的了。
言下之意就是說,特朗普成功從中國這邊挖走了三個戰略伙伴。
如此這番話語,似乎把自己本次中東之行的根本目的,給完全展露出來。
同時特朗普還釋放出了一個訪華信號,強調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與之前在中美關稅貿易戰期間,特朗普所展現出來的強硬姿態,可謂是截然不同。
如果真的這么做了,那么其很可能直接奔著關稅問題和中期選舉去的。
特朗普與4月2日所突然開啟的這一場關稅大戰后,并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反而讓美國整個國家的信譽為之受損,國內也弄得民怨沸騰,很多人都十分擔心物價會上漲。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特朗普就必須同中國就關稅問題做出一定妥協,要不然接下來的中期選舉,共和黨恐怕將要保不住了。
就目前中美在日內瓦這邊所達成的關稅協議來看,這是一個暫時休戰聲明而已,要想進一步解決關稅問題,就需要中美兩國領導人的直接會晤了。
本次特朗普中東之行表面上看戰果十分豐碩,但實際上都是一些虛的戰果,未來也將很難得到落實。
主要是由于,特朗普同這些國家所簽署的是協議,而不是合同。
協議本身就只是一份意向性的合作文件而已,只是雙方為了表達合作的意愿以及大致方向而已。
這種協議通常不會嚴格規定具體執行的時間和細節,完全由意愿的表達方,去靈活執行。
比方說:本次沙特便在協議上,表達了未來四年內有向美國投資六千億美元的意向。
不過這六千億美元,并不是嚴格要求沙特必須每年必須完成多少投資目標,而完全由沙特這個意愿的表達方去自由決定要投資多少。
沙特完全可以前三年只投資10美元,等到第四年快要結束的時候,再把六千億美元給全部投資了。
或者說,就算沙特未來四年內一分錢也不選擇投資給美國的話,從法理上來講也是完全可以的,只不過這樣會損害沙特自身的國家信譽而已。
除此以外,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沙特和美國此前也曾經達成過諸多數字看起來很龐大的投資協議,但這些協議的最終兌現情況都十分堪憂。
比方說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時候,就曾經和沙特簽署了一份1100億美元的協議,然而直到現在落地的都只有100億美元而已。
故而,本次特朗普中東之行看似碩果累累,但實際上只是得到一些空餅而已。
而相反,沙特等中東國家卻實實在在地得到了自己所想要的東西,美國已經同意不再針對他了,同時也愿意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
特朗普這邊也實實在在地,得到了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得到了一份可以炫耀的空餅政績,美國在中東也勉強繼續維持了影響力。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次特朗普中東之旅,對雙方來說確實可算作是雙贏。
只是可憐那些對此信以為真的MAGA,他們在狂歡的背后,殊不知自己已經完全被特大統領給耍了。
特朗普在開啟中東之前,剛剛在中國這邊吃了虧,故而他急需要在中東這邊,得以一些可以打呼贏了的東西。
而中東這些君主制國家想來對于揣摩“圣意”得心應手,心里深知特朗普只是想要的是表面上的贏,所以才一個接一個地給特朗普畫大餅,同時還又是鋪紫色地毯,又是戰機護航的,可謂是給足了特朗普想要大贏特贏的情緒價值。
就在特朗普在中東地區,忙著挖中國戰略伙伴的墻角時,我國也沒有閑著,而是積極在美國的后花園南美尋求突破。
尤其是針對南美地區最大的國家巴西,更是各種合作接連不斷。
最近幾天,我國有多家企業都傳出要在巴西投資,開拓業務的想法。
比方說美團宣布將外賣行業引入巴西,滴滴汽車也傳出有想要在巴西服務的想法,蜜雪冰城這邊則已經宣布同巴西簽署了四十億咖啡豆的采購計劃等等。
為何我國企業會突然集中宣布,要在巴西開拓業務呢?這主要同巴西總統盧拉訪華有莫大的關系。
就在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中美日內瓦關稅談判的時候,巴西總統盧拉帶著一個龐大代表團,于5月10至14日在中國這邊進行國事訪問。
期間的談判十分順利,中巴兩國得以發表了一篇聯合聲明,雙方通過31條約定,在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都達成了深度合作。
同時,巴西還和我國續簽了價值達19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為了方便日后中巴兩國的經濟合作,中國愿意在基建上幫助巴西,雙方已經重新撿起兩洋鐵路。
兩洋鐵路就是建設一條直接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鐵路,這個設想其實早在1960年的時候就被提出來了。
但礙于種種原因,這個設想一直都無法落地。到了2014年時,中國、巴西和秘魯三國,方才重啟這個計劃,并簽署了相關的合作聲明。
到了今年,兩洋鐵路正式重啟秘魯段可行性研究,標志著項目邁出關鍵一步。
這條鐵路一旦建成的話,將可以使得南美國家在運送商品給亞洲時,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走巴拿馬運河了。
這些年來,巴西等南美國家出口商品給亞太地區的需求是越來越旺盛了,而這主要拜美國所開啟的關稅戰爭所賜。
這使得中國不得不大幅度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轉而考慮從南美這邊進口,來解決需求。
中巴兩國之間擁有非常堅實的合作基礎,巴西所擁有的農產品、肉類和礦物資源,都是中國所稀缺的。
而中國所擁有的高科技產品,強大的基建能力,都是巴西所稀缺的。故而中巴兩國可以形成很好的合作。
隨著,近些年來,中巴兩國關系越發緊密,巴西已經同我國結成了一個經濟上的同盟。如果說特朗普在中東地區的訪問之旅,是指挖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削弱中國的影響力的話。
那么我國同巴西之間的經濟合作,也無疑是在挖美國在南美地區的戰略伙伴,削弱美國在南美地區的經濟影響力。
特朗普在中東地區的訪問之旅,雖然看起來收獲滿滿,但實際上其所得到的都只是空餅而已,未來能夠落實多少,是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過這至少讓特朗普得到了一份看起來不錯的戰績,讓他的贏學得以繼續下去,而美國也得以繼續在中東地區維持一定的影響。
我國在這邊也在南美地區下了一步大棋,直搗美國后花園。未來,一旦未來兩洋鐵路順利建成的話,中國在南美的影響力,恐怕要反超美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