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槐樹鄉油坊頭村籠罩在薄霧中,駐村工作隊辦公室的燈光總是第一個劃破黎明。早上6時50分,駐村第一書記李進良像往常一樣整理著駐村日志,窗外的晨光將"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座右銘鍍上一層金邊。這個看似平常的清晨,即將見證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危機化解,更將照見共產黨員守護群眾安全的赤子之心。
千鈞一發顯擔當:危急時刻的"閃電行動"。7時05分,工作隊員樊超巡查至村東頭時,敏銳捕捉到空氣里飄散的焦煳味。循著異味追蹤,發現老槐樹下的電線桿正迸濺著火花,橡膠外皮卷曲脫落……
"立即疏散群眾!通知村“兩委”啟動應急預案!"接到報告的瞬間,李進良抓起滅火器沖出辦公室。他邊跑邊分工:樊超負責封鎖現場并撥打119……
7時22分,消防車刺耳的警笛劃破村莊的寧靜。面對被濃煙籠罩的復雜地形,李進良抄起鐵锨在前開路,帶領消防員直抵火場核心。在高壓水槍與干粉滅火器的雙重夾擊下,肆虐的火魔在8時15分徹底繳械投降。望著燒得焦黑的電線桿,李進良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村黨支部書記張凈隨后安排電工修復電路及再次篩查一遍,直到9點恢復供電后,村雙委及第一書記、工作隊員才放下心來去吃早飯。
未雨綢繆筑防線:平安鄉村的"繡花功夫"。這場驚心動魄的搶險,實則是日常工作的集中檢驗。翻開駐村工作隊的《安全隱患排查臺賬》,密 密麻麻記錄著過去幾個月處理的多起隱患:從張三家老化的煤氣膠管,到廣場松動的籃球架;從滲水的排水管道,到孤寡老人家的漏電保護器。李進良獨創的"五步工作法"——查、記、改、訪、驗,讓安全防線延伸至每個角落。
"李書記來之后,咱們村有了'安全值日生'。"村電工擦拭著工具包里的新式測電儀說。原來在春季用電安全培訓中,工作隊為每戶培訓了一名"家庭安全員",組織消防演練2場。這次火情中,村民自發形成的"人墻隔離帶",正是演練成果的生動體現。
當供電恢復的嗡鳴聲響起,李進良卻盯著搶修現場若有所思。次日清晨,村委會議室里擺開了"安全提升諸葛亮會",最終敲定兩大舉措:組建"紅袖章"巡邏隊,24小時輪值守護;設立"平安積分超市",讓安全防護成為新時尚。
初心如磐踐使命:振興路上的"趕考答卷"。 "李書記的手機號是俺們的'110'。"村民王大姐指著墻上的便民聯系卡笑道。這張印著黨員承諾的小卡片,背后藏著無數暖心故事:暴雨夜背著患病老人就醫,寒冬為獨居老人檢修取暖器,鞋……
夕陽西下,李進良又開始了例行的"晚巡查"。路過村口文化廣場時,大槐樹下的安全警示牌在余暉中熠熠生輝,健身器材旁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安寧祥和的鄉村圖景,正是對"人民公仆"四個字最生動的詮釋——把初心寫在田間地頭,用擔當守護萬家燈火,讓黨旗始終飄揚在鄉村振興第一線。(孟憲超 通訊員 劉培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