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切實增強未成年人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5月21日,延津縣人民檢察院組織240名學生走進法庭,現場旁聽了一起因校園霸凌引發(fā)的尋釁滋事、盜竊案件庭審。這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法治公開課,讓同學們“零距離”感受司法權威,遠離違法犯罪。
“現在開庭!”隨著審判長鏗鏘有力的聲音和法槌清脆的敲擊聲,庭審正式開始。從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到舉證質證,從法庭辯論到被告人陳述,整個庭審過程嚴謹規(guī)范、秩序井然。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觀摩著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眼神中既有對法律威嚴的敬畏,也有對案件細節(jié)的思考。
本案中,被告人伙同他人,利用毆打、恐嚇等不法手段強迫未成年人從家中竊取黃金首飾等貴重物品變賣揮霍。檢察官在法庭教育環(huán)節(jié)指出:“法律懲戒不是目的,教育挽救才是根本。每一個違法犯罪行為都要付出代價,但司法始終為迷途者留有回頭之路”。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讓在場師生深受觸動。
庭審結束后,大家紛紛圍繞案件展開討論。“原來校園霸凌可能構成犯罪”“違法犯罪不僅要承擔法律責任,還會毀掉自己的前途。”......這些發(fā)自肺腑的感悟,展現了法治教育的顯著成效。不少同學表示,要像檢察官、法官那樣,做法律的堅定捍衛(wèi)者。
下一步,延津縣人民檢察院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法治教育形式,深挖優(yōu)質典型案例,把法庭變成生動課堂,讓案例成為鮮活教材。通過開展更多"看得見、聽得懂、能參與"的法治教育活動,真正讓法治精神浸潤青少年心田,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