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短路電流校核通過,嵩嶼電廠#5發電機具備并網試運行條件,列入月度啟動計劃。”5月23日,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廈門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調度員向福建省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匯報安全校核結果,待現場準備完畢,1臺66萬千瓦的火力發電機組就將并網,為地區供電保障注入動能。
隨著分布式電源的不斷接入,發用電間的逆調峰特性愈發顯著,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面臨考驗,而國網廈門供電公司正用剛柔并濟的方法努力破解這道難題。
近兩年投產的福廈特高壓工程將“北電南送”輸送能力提升了40%,閩粵聯網和規劃建設的閩贛聯網等工程,提升了福建與外部電網的互聯互濟能力;廈門汀溪抽水蓄能電站宛如一個巨型“充電寶”,在用電低谷時儲存能量,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電能,最大能為電網提供140萬千瓦快速調節能力,有效彌補新能源轉型帶來的“慣量缺口”;220千伏林埭輸變電工程、東崗—望嶝線路等項目也在穩步建設中,規劃在2027年前,廈門將全量消除網架斷面薄弱環節,任何一條線路突發故障都能“無縫切換”,為電網打造“剛”的骨骼。
同時,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還重視微小單元的可觀、可測、可控、可調能力建設,強化源網荷儲多級協同控制。在廈門ABB工業中心,屋頂安裝的太陽能光伏板連綿成片,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通過對接福建省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園區2500千瓦可調負荷可在一分鐘內響應電網指令。這些分散的電源既能被實時聚合調度,又能根據電網需求自動調節出力。
“通過激活分布式‘微細胞’,提升高比例新能源下的電網調節能力,聚沙成塔,讓電網更加靈活穩定。”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管理高級師游元通說道。
實現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是切實提升高比例新能源下的電網調節能力的關鍵一步。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征程中,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積極探索,打造示范工程,強化多級協同控制,推進分布式電源“四可”能力建設。2025年,預計實現新增400千瓦以上分布式光伏100%群調群控,存量80%可調可控,并通過調度端匯聚的資源中心、分析決策中心、策略執行中心等“三大中心”,實現對源、荷、儲資源批量控制,為電網增添“柔”的靈活。(吳旻昊 陳雅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