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在吉林省自然博物館參加研學。吉林省教育廳供圖
今年“五一”假期,對吉林省通化縣興林鎮大荒溝村的21名留守兒童來說,終生難忘。
大荒溝村地處長白山腹地。5月1日一大早,這些從沒走出過大山的孩子,在吉林省教育廳駐村工作隊的組織下,參加“教育幫扶·致遠未來·鄉村少年長春行”主題研學活動。
第一次出遠門,3小時的車程里,孩子們趴在車窗前,眼都不舍得眨一下。“原來大山外面是這樣的啊!”“原來高速上能并排跑這么多車啊,可比我們村那水泥道寬多了!”
抵達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看著一代代紅旗車從這里駛向全國、走向世界,孩子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工業搖籃”的厚重底蘊。幾個小男孩圍著最新款紅旗車,輪流擺著酷酷的姿勢在車前合影。八年級學生郝俊熙偷偷對小伙伴說:“等我長大了,我也買一輛,帶奶奶來長春兜兜風。”
在吉林省自然博物館里,孩子們激動地指著足有兩層樓高的恐龍化石模型發出了驚呼。“鱷魚是什么動物?”“兩棲,不不不,爬行。”生物課本上的知識瞬間變得鮮活起來。
動植物公園的探訪則充滿了活力。孩子們第一次看到,原來孔雀開屏這么絢麗,原來金絲猴跳躍如此靈動,原來“東北金漸層”東北虎踱步這樣威嚴……小腦袋瓜們擠在圍欄外,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看,它會剝香蕉!”“你看你看,它居然還給同伴撓癢癢。”
返程時,每個孩子的筆記本都寫得滿滿當當。世界的精彩如同種子播撒在他們心中,等待生根發芽。
作者:本報記者 劉少利 通訊員 宋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