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正陽縣蘭青鎮潘店村西瓜種植基地內,瓜農羅文武正帶領工人按彩色標識牌精準采摘。通過吊蔓立體種植、科學管護和訂單化生產,該村20余畝頭茬麒麟西瓜實現產量翻番、溢價熱銷,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走進蘭青鎮潘店村瓜農羅文武的西瓜大棚,一個緊挨著一個、飽滿勻稱的西瓜長勢喜人,羅文武正帶領著工人依據西瓜上紅、白、藍等不同顏色牌子的標識牌進行采摘裝車,按照訂單量供應周邊市場,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像這紅色的牌是4月1號到3號授粉,4號、5號就換的這個藍色的牌,好知道它的生長日期和成熟日期,我們省得采摘到生瓜。"羅文武向記者介紹說。
這些掛在西瓜藤蔓上的不同顏色標識牌,不僅標志著西瓜的授粉時間,用來區分西瓜的不同品種和成熟度,更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幫助了工人們根據訂單需求高效、精準完成采摘任務,及時供應周邊市場。
羅文武告訴記者,他在種植西瓜的過程中除了注重科學管理,還采用吊蔓立體種植技術,改良種植吊秧西瓜,使瓜藤沿瓜架垂直生長,結出的西瓜飽滿圓潤、瓜皮輕薄、糖分均勻、肉質甜脆,盡管批發價每斤比市場價高1元左右,但仍供不應求,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第一是節約空間,原來這個棚能種400個,現在能種1200,立體的產量高、效益高。再一個,棚里的溫度好管理,吊起來的瓜體型好看,比較光滑、圓溜,皮又比較薄些。"羅文武說。
清香脆甜的吊秧西瓜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鼓起周邊群眾的錢袋子,蘭青鎮潘店村的村民楊芳從西瓜種植起就在這里務工,負責打岔、授粉、除草、施肥、摘瓜、打包、賣瓜等工作,每月都有穩定的收入。
"俺在瓜地基地幫忙,不耽誤給小孩做飯,一天掙個幾十塊錢。"務工人員楊芳說。
近年來,正陽縣蘭青鎮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則,立足資源稟賦,通過政策支持、技術指導、拓寬銷路等舉措,積極引導村民在產業增收上找出路、做文章、謀發展,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切實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編輯 詹云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