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興安盟5月23日電 題:“中國瓜菜之鄉”:“莓”好前景 四季生金
作者 張瑋 曾令剛
陽光穿透薄膜,灑在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賽銀花村的藍莓大棚里,繁茂翠綠的枝葉間簇擁著的果實如藍寶石般圓潤。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撥開枝葉,采摘符合尺寸和色澤標準的成熟藍莓。這批藍莓經過篩選和分揀后,很快會被發往外地。
“我家就住在附近,聽說這里招人,就來了?!辟愩y花村村民宋艷影一邊忙碌,一邊與記者聊著,“我在園區主要負責疏花、疏果、采摘等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一天能掙120元,很不錯?!?/p>
圖為采摘工采摘成熟的藍莓。 曾令剛 攝
“6個棚的藍莓錯峰上市,現在工人平均每天采摘50斤左右。藍莓全部上市時,產量還能翻一番,年產值可實現80萬元?!睍r下正是突泉縣賽銀花漿果智慧農業產業園的藍莓豐收季,技術員羅蒙滿心期待地告訴記者。
近些年,素有“中國瓜菜之鄉”之稱的突泉縣,在設施農業發展中注重科技賦能與融合,實現了農業生產的高效化、精準化和智能化。
賽銀花漿果智慧農業產業園溫室大棚內,“科技范兒”十足,智能化控溫控濕、滴灌等設備呵護著藍莓生長全過程。
“小程序智能管理系統提供數據監測,方便我們改進管理;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科學精確地把所需營養輸送到藍莓的根系,兩個人就可以輕松完成所有大棚的日常管理?!绷_蒙說,水質過濾系統不僅自動化程度高,還能有效去除微生物、有機物以及鐵、硅等無機物,進而達到凈水標準;而自動施肥機可以在藍莓不同生長階段,施加不同的肥料,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產增收。
因著“莓”好前景,園區內種植藍莓的面積不斷擴大。在產業園的玻璃溫室內,一眼望去,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大花盆,綠油油的藍莓樹苗在里面茁壯生長,每一盆都配備了智能滴箭裝置。
羅蒙介紹,該玻璃溫室內種植的藍莓,采用的是基質無土栽培模式?!盎|主要由泥炭、椰糠和珍珠巖顆粒組成?;|無土栽培不僅可以隔絕土傳病害,而且不受土質、水利條件的限制,不需要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工省力,易于管理。”
圖為工人查看藍莓樹苗滴箭設備運行情況。 曾令剛 攝
“這個季節藍莓成熟了,我帶著老人和孩子來采摘,既能游玩,又能享受美味,一舉兩得?!庇慰婉R艷菲是園區的常客,每到采摘季節都會光顧。
賽銀花現代農業生態園區為國家3A級景區,涵蓋自駕游營地、民俗體驗館、生態采摘園等景點,開發自由采摘、親子互動、研學培訓、單位團建等旅游項目,實現農業增效和旅游產業升級。
賽銀花現代農業生態園區副主任王鳳仙樂呵呵地介紹,“過去種地看天吃飯,現在智慧大棚讓我們看數據掙錢?!?/p>
圖為大小均勻的藍莓如同藍寶石般掛滿枝頭。 曾令剛 攝
近年來,突泉縣因地制宜,建立“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民”四方連結機制,通過設施農業打破季節桎梏,實現土地四季生金。數據統計,賽銀花村通過土地及大棚租金每年可創收村集體經濟115萬元,賽銀花現代農業生態園區每年帶動村民就業50人左右,并以合作訂單種植的方式帶領農民增收。(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