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嘉蓮街道盈翠社區盈翠里小區的近鄰同心亭里,張阿姨和李奶奶正嘮著家常。“以前為晾被子占地方能吵半個月,現在我教她用‘您看這樣行不’開頭,她回我‘麻煩您啦’,事兒沒了,關系倒親了?!睆埌⒁痰脑?,藏著社區的“秘密武器”——“好好生活,從好好說話開始”。
這個讓老社區“話”暖人心的變化,源于一場志愿服務的溫暖實踐——盈翠社區“和言悅理”項目,用“好好說話”打開了家庭、鄰里、社區的“心門”。
小區里的近鄰同心亭
盈翠社區的“難”,常藏在“不會說話”里?!班徖镏g,矛盾的導火索,往往是一句‘說急了’的話;關系的裂痕,常常是‘沒說開’的結。”社區黨委書記林佳佳翻著調解記錄說道,要讓社區暖起來,得先讓居民“好好說話”。2025年,盈翠社區被列為中央社會工作部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社區。社區抓住契機,以“和言悅理”項目為抓手,把“好好說話”作為破題關鍵——從教親子溝通到學鄰里對話、從家庭到樓棟,讓“話”先軟下來、讓心先近起來。
學習“好好說話” 社工教技能,志愿者當“話療師”
“以前和孩子說話像打仗,現在我會說‘媽媽知道你今天作業多,咱們先休息10分鐘再寫,好嗎’?!本用耜惻颗e著“好好說話”打卡本說道。這背后,是社區“三步法”的巧心思。
“說話課”現場
開“說話課”,專業社工教技巧。每周三的“好好說話”茶話會是社區最熱鬧的地方。社工、家庭教育指導師帶著《親子溝通10個小妙招》《鄰里對話的“軟表達”》等手冊,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教居民“好好說話”。在親子溝通中,把“你再玩手機就別吃飯”換成“媽媽看到你玩了半小時手機,眼睛會累嗎?咱們一起做眼保健操吧”;在鄰里對話間,把“你家漏水泡了我墻”換成“最近我家墻面有點潮,可能和您家水管有關,咱們一起去看看”;在公共議事時,把“這方案不行”換成“我覺得這部分可以調整,比如……”。
“原來改變說話的順序、語氣、用詞,能讓矛盾輕松化解?!眳⒓油?次工作坊的王大爺,現在成了樓棟里的“說話老師”。
社區開展“舊衣溫暖計劃”
組“話療隊”,志愿者當“傳聲筒”。盈翠社區3支特色志愿者隊伍——“盈火蟲聯盟”(家庭教育)、“紅色物業管家”(房屋問題)、“小區議題主理人”(公共事務),搖身一變,成為“好好說話”推廣員。
“盈火蟲聯盟”在家長群發起“舊衣溫暖計劃”,用“阿姨,您家孩子穿小的冬衣,能捐給大涼山的小朋友嗎?”“叔叔,舊衣消毒后我們統一寄過去,您看這樣方便嗎?”等溫和話術,3天就收到215戶家庭的舊衣捐贈,比上月提升40%;志愿者還拍攝了《舊衣消毒全流程》宣傳視頻,在群里說:“咱們的愛心,要干干凈凈送到遠方”,居民們紛紛點贊“這樣說話,捐得更安心?!?。
“紅色物業管家”帶著《樓道溝通指南》上門,教居民用“您看”“麻煩”“謝謝”代替指責。“小區議題主理人”開“樓棟茶話會”,泡上茶、擺上點心,讓居民“坐著說、慢慢說”。5月的“鄰里美食節”上,志愿者還設計了“語言盲盒”游戲——抽一張卡片,用指定語氣重說矛盾場景,居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軟表達”。
社區開展“鄰里美食節”等活動
立“說話約”,居民自己定規則。“好好說話”不能只靠嘴,更要靠“約”。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居民們一起制定了相關規則。如,《家庭電子設備使用公約》規定“媽媽生氣時先說‘我需要冷靜5分鐘’,孩子不想溝通時說‘等我心情好點再聊’”;《樓道文明公約》規定“堆放物品前問鄰居‘占您地兒了嗎?’,噪音大時說‘不好意思,打擾啦’”;《公共事務議事規則》規定“發言不打斷,提意見先肯定,有分歧找共識”?!艾F在樓道堆積物少了,因為大家會提前問;家庭吵架的少了,因為學會了‘暫停鍵’;連公共事務投票,都能心平氣和商量了?!敝驹刚咝£愓f道。
“好好說話”的改變藏在社區“煙火氣”里
項目啟動以來,盈翠社區的“話”變了,心也暖了。
家庭更親了,手機管理糾紛減少50%,親子沖突調解成功率從60%漲到85%。有位媽媽學了“好好說話”后,和孩子一起寫了《周末手機使用約定》,現在母子倆會互相提醒“該休息眼睛啦”。
鄰里更近了,漏水、噪音問題化解率從60%提高到80%;某樓道因寵物糞便爭執,志愿者帶著居民開展“文明養寵沙龍”,現場制定《樓道清潔輪值表》,現在每天都有居民主動打掃。
社區更暖了,老舊小區圍墻樹根問題,由“小區主理人”發起“七步議事”,居民們坐著聊、慢慢說,最終和廈門市政園林部門達成“分期修剪+加固”方案;盈翠里小區還誕生了一首“好好說話”民謠——“你有話,慢慢說;我有難,一起扛”,這民謠成了居民口口相傳的“和諧暗號”。
志愿者們組織社區活動
“上周我家把衣物捐給大涼山,志愿者在群里說‘您家的羽絨服,能讓那邊的孩子過個暖冬了’,我回‘應該的,謝謝你們幫忙整理’?,F在和鄰居聊天,話題從‘誰占了車位’變成‘今年還能捐點啥’,社區味兒更濃了?!本用窭狭值墓适?,是“好好說話”最生動的注腳。
“現在社工不用全程盯著,志愿者自己能組織活動,居民自己能搞定矛盾,這才是真正的‘矛盾不出社區’?!绷旨鸭颜f道。目前,該項目已形成《志愿者成長路徑圖》等“工具包”,培養了2名調解員,80%的志愿者選擇“留隊”,還帶出了“老帶新”的傳承鏈。
從“話里帶刺”到“語中含暖”,盈翠社區用一場“黨建引領”的溫暖實踐,讓專業與溫度交織,讓志愿與治理同頻。(文/圖 莊儼翔 白偉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