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msu
阿維塔攤上事兒了?!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轉發了一則國內博主實測阿維塔12風阻系數的視頻,一時間激起千層浪。視頻中,該博主稱其在天津中汽研風洞實驗室對阿維塔12進行實測,結果顯示其風阻系數達0.28Cd,較官方宣稱的0.21Cd高出33%,甚至直言其表現“堪比20年前燃油車水平”。
事件在馬斯克的轉發后迅速發酵。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人物,馬斯克的介入不僅將爭議推向國際舞臺,更讓阿維塔深陷“技術誠信危機”的輿論漩渦。
面對質疑,阿維塔迅速回應,稱博主視頻內容“嚴重失實”,并宣布將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公開測試,更直接“硬剛”馬斯克,邀請其“現場見證”。
于是,這場隔空喊話迅速引發了行業熱議。
技術博弈之下的流量密碼
阿維塔的回應策略暗含雙重邏輯:既是一場以技術實力為盾牌的品牌升維戰,更是一出借勢流量經濟的營銷突圍戰。
阿維塔此舉無疑是通過對馬斯克的“反向邀請”為自身借勢,若第三方測試結果符合宣稱值,阿維塔不僅能借著特斯拉和馬斯克的全球影響力為其技術背書,實現品牌高度的跨越式提升,更能為其2025年進軍超50國、布局160家海外渠道、達成1.5萬輛年銷目標的全球化戰略鋪路,提升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的知名度。
而即便測試數據真存在細微偏差,其主動開放驗證的姿態也能占據輿論道德高地——畢竟在公眾認知中,“敢公開”往往比“數據完美”更具說服力,敢于直面爭議而非做縮頭烏龜的態度,也更能贏得公眾的好感,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橫豎都不是一樁虧本買賣。
流量經濟的極致運用,似乎是阿維塔一貫的套路。從懸賞500萬元打擊黑公關的高調宣示,到硬剛馬斯克制造話題爆點,阿維塔成功將一場潛在的品牌危機轉化為全民圍觀的營銷事件。數據顯示,事件發酵期間阿維塔百度搜索指數暴漲,社交媒體討論量突破千萬次,這種傳播效能遠超常規營銷投入。更值得玩味的是其節奏把控:先以“技術硬剛”引發行業關注,再通過“公開測試”制造懸念,最終利用一場直播展示“數據透明”,狠狠收割一波流量紅利,形成了完整的傳播閉環。
流量有了但阿維塔依舊陷入檢測疑云和信任重構
這場爭議的本質,歸根結底就是實驗室數據與真實場景的割裂、測試標準的不明晰以及第三方認證體系的失守,其背后折射出整個行業在技術競賽中的深層矛盾。
博主在視頻中強調測試遵循《CSAE 146-2020》標準,整個操作過程都是由風洞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并剔除了輪胎縫隙石子等可能影響數據的細節。但阿維塔則指出,測試車輛未關閉主動進氣格柵、未密封車身接縫等細節差異可能導致數據偏差0.02-0.03Cd。類似的爭議在行業內并不少見,比如小米SU7和仰望U7的的風阻系數都為0.195Cd,都號稱是全球量產轎車中的最低值,但區別就在于小米SU7是160km/h時速下測試,而仰望U7則在120km/h時速下完成——不同風速下的數據差異可達10%以上。
對此,小米官方回應稱,國內尚無統一的風阻系數時速測試標準,各品牌會依據自身車輛性能與定位制定企業標準,華為等企業亦采用160km/h的測試口徑。而這恰恰反映出了測試的不嚴謹性。
據悉,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CSAE 146-2020》雖規定了風阻測試的基礎框架,但細節執行缺乏強制性約束,例如未明確是否允許測試時折疊電子后視鏡、調整懸架高度等操作,這為車企“優化”測試數據提供了可乘之機,它們往往通過一些“非常規操作”來獲取更優數據,將實驗室數據包裝成技術亮點,卻與用戶日常駕駛場景嚴重脫節,這難道不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蝕嗎?
此外,博主聲稱因品牌方介入未能獲得蓋章報告,這一說法雖未被證實,卻讓國內三大風洞實驗室與車企的商業捆綁成為爭議焦點。
以中汽研(天津)風洞中心為例,其2024年營收過億元,業務模式就包括為車企提供風洞測試、數字化仿真服務等,并與多家國內和國外主流車企達成項目。歸根結底,汽車風洞實驗室的主要客戶群體還是車企,畢竟高昂的測試成本普通消費者確實承擔不起,而凡事一旦沾上“利益”二字,“公正性”就容易在大眾心里打上一個問號,誰會真的得罪“金主爸爸”呢?
總而言之,這場風波已然是撕開了新能源汽車“參數內卷”的虛幻面紗。用戶逐漸意識到,實驗室里0.01Cd的突破,遠不及真實場景中穩定的續航表現和可靠的安全性能。
本次事件中的關鍵詞“風阻系數”,與車輛的續航表現息息相關。研究表明,風阻系數每降低0.01Cd,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可以提升5-10公里,甚至更多?。但市場監管總局數據卻顯示,2024年新能源汽車投訴量同比激增187%,其中續航虛標投訴占比達43%。消費者的“用腳投票”,正迫使車企從技術參數內卷轉向用戶體驗革命,同時監管層面的革新也將進一步加速推進,讓測試標準更明確、測試過程更透明。
當潮水退去,方知誰在裸泳。風阻系數爭議本質是行業從“野蠻生長”向“價值深耕”轉型的陣痛。唯有建立透明、可信的技術評價體系,讓車企不再沉迷于數字游戲,轉而聚焦用戶真實需求,才能讓中國智造在全球競爭中贏得真正的話語權。畢竟,用戶已然知曉,再華麗的數據泡沫,也抵不過道路上一公里接一公里的真實續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