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信,我有一陣子,真的為了“省油”,開車死活不開空調。
哪怕車里熱得像烤箱,我都硬撐著,覺得自己“很理性”!
直到有天,我老婆實在忍不住了,把空調打到最大,沖我吼道:
“你這么省干嘛呢?開空調能費幾個錢呢?”
當時,我直接愣住了——
愣的不是她說話太沖,而是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我省下的,真的是“錢”嗎?還是在用“遭罪”換“幻覺”?
那天之后,我默默記了幾次油耗,算了筆賬。
結果出來,我徹底傻了……
因為我算完那筆賬之后,發現自己居然白白熱了好幾年。
先說我自己那輛車,正常不開空調時,百公里油耗大概7升左右。
后來,我特意在同一條通勤路段、相同路況下做了幾次對比——只要把空調開上,百公里油耗頂多漲了0.6升,最多1升。
換句話說,一公里也就多花四五分錢!
是的,你沒看錯——不是幾毛,而是幾分!
我當時都笑出聲了:
我到底是圖個啥?
為了省這幾毛錢,把自己關在40℃的鐵皮殼子里,跟自己較勁?
更有意思的是,后來我越查,越覺得自己像個傻子。
比如,美國《消費者報告》曾專門做過實測。
他們用多款車型在30℃環境下測試,發現開空調對油耗的影響,大多在3%-12%之間;
而開窗對高速行駛時的影響,反而有時候更大。
再比如,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的一份研究,直接用風洞+沙漠實測告訴我們:
開窗高速行駛,油耗最多可能提升20%;但開空調,一般只增加約10%。
而且開窗對轎車影響比SUV更大。
一句話總結:
你以為自己在省油,實際上可能選了個“更費油”的方式。
聽上去似乎有道理,但為什么有時候會感覺:開空調上高速,油耗會更高呢?
談到這個問題,有時候的確會感到“上了高速”,油耗會增加。
但事實上,這不是空調的鍋,而是車速+風阻疊加效應。
說白了,我們開車上高速時,“風阻對油耗的影響”會迅速放大。
別小看風阻這個事兒,它不是線性增長,而是平方增長的。
簡單說就是:車速從80提到120,看著只是多了40碼,實際上風阻幾乎翻倍。
而風阻一旦上來了,發動機就得更賣力推動車身,結果就是——油耗飆了。
這時候你不開空調,它其實都照樣費油——如果你還開著窗,那油耗可能比開空調還高。
別不信,實測數據就很有說服力:
譬如車速在80km/h時,普通轎車的油耗大概在5~7L/100km;
到了120km/h,油耗一下飆到8~11L/100km,漲幅能到30%左右;
原因呢?
一方面是風阻劇增,占據了發動機60%以上的負荷;另一方面,轉速升高,發動機的效率也會變差。
尤其SUV,車高風大,油耗飆得更嚇人!
所以啊,別再冤枉空調了——它確實會多吃一點油,但根本不是罪魁禍首。
真正把你油耗拉爆的,是那個看不見的“空氣墻”。
聽上去似乎有道理——風阻才是元兇,空調“洗清冤屈”。
那是不是說,任何時候都該放心大膽地開空調?
我一開始也這么以為。
但后來問了個業內人士,人家只回了我一句話:
“看速度說話。”
什么意思?
他說得很直白:
40km/h以下,能不開空調就不開——
車速慢、風阻小,開窗影響不大,反而通風更快,降溫也快。
這個時候,最省油的方式就是不開AC,只開外循環——
把外面的風吹進來,涼快、不憋悶,還能省點油。
80km/h以上,能不開窗就不開——
別覺得窗子開著通風,其實你開的不是窗,是給車加上了個“空氣剎車”。
這速度段風阻本來就大,你一開窗:
車身氣流紊亂,油耗直接上去,舒服沒多點,還更費油。
至于中間這段(40~80km/h),就看你自己怎么舒服怎么來。
開窗、開空調差不多,都不算虧。
但你得看實際場景:
如果只是幾公里短途、溫度也不高,那開個窗、吹個外循環就夠了;
但要是帶著老人小孩、一車人熱得直出汗——就別猶豫,空調伺候。
畢竟,“省下來”的幾毛錢,真不值當換一車人的悶熱和煩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