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近日,北京市玉淵潭中學與門頭溝區軍莊中學聯合開展“手拉手”創新課程實踐周,圍繞農耕科技融合、科技互動體驗、北大研學三大主題,探索城鄉教育資源共享與協同育人的新路徑。
活動第一站,三校師生共同走進孟悟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學生們在農耕文化展館通過實物展陳和互動體驗了解犁、耙、鐮刀等傳統農具的演變,以及二十四節氣與農事的關系。在“一粒米的旅程”展區,大家對“粒粒皆辛苦”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隨后,學生分組走進田間進行耕地、播種與灌溉,親手種下西紅柿、紅薯等作物。在導師指導下,學生圍繞農業相關主題開展小課題研究,包括植物在不同生長環境下的表現、校園酵素對土壤肥力的影響、中草藥識別與調查等。每個課題小組在成果展示環節中,通過實驗視頻與數據圖表進行匯報,并接受中國農業大學專家的點評與建議。現場還設置了成果評選與“綠色校園建設承諾書”簽署,鼓勵學生將農耕實踐融入校園生活。
在科技嘉年華活動中,兩校學生共同參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物理實驗等多個互動項目。科技秀結合聲光電演示基礎科學原理,設置的13項體驗項目涵蓋專注力控制、仿生機器人操作、電路創意組裝等環節,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激發好奇心和探索欲。城鄉學生在共同參與中交流合作,在體驗中直觀理解科技原理。
研學活動最后一站是北京大學。玉淵潭中學“1+3”項目學生與軍莊中學、通州小務中學學生一同參訪北大校園。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北大學子分享學習經驗與成長故事。大家還參觀了西南聯大紀念碑、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等地點,回顧歷史、對話文明,從文化與思政角度獲得深刻啟發。
據了解,北大研學內容已被納入玉淵潭中學的系統課程體系,構建起以階段性研學為節點的多層次育人鏈條,讓學生在實地感知中樹立理想與方向。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助理、北京市玉淵潭中學執行校長馬耀國表示,玉淵潭中學攜手軍莊中學開展的創新課程實踐周實踐課程通過社會實踐的形式,引導學生跳出課本,用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不同學校的學生帶著差異化的學術背景和思維方式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跨界思維與創新能力。此外,這樣的實踐課程也打破了校園邊界,實現了資源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