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頭條
便民信息
社區分享
同城信息
更多招聘/出租/二手分類信息>>
以下正文開始
19日
南安市榕橋中學舉行新書發布儀式
由該校3名初中生編寫的
新書《鏘鏘三人行:墨初文》
正式亮相了!
據悉,《鏘鏘三人行:墨初文》全篇共26.9萬字,收錄了李銘萱、劉子揚、李錦鴻等3名榕橋中學初三年學生創作的49篇文章,書中既有像《西莉歌倫山谷》這樣的神話魔幻,也有像《鄉野的風》般的詩意低吟,更有《幻想英雄》中神奇的跨時空冒險。書籍首發1000冊,將主要用于校園內的借閱和交流,讓更多學生能夠感受到文學的魅力。
同窗共墨 筆尖筑夢
初見李銘萱、劉子揚和李錦鴻,他們身上散發著青春獨有的活力與朝氣,那明亮的眼神中,透著對文學深深的熱愛與執著。
這三個少年從小便與書籍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在書海中盡情遨游,感受著文字的魅力。到了小學三、四年級,他們不約而同地愛上了寫作,并開始用稚嫩的筆觸,書寫著內心的世界。
“出于熱愛,我不斷閱讀,很多想法也如泉涌般不斷冒出,寫作已經成為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銘萱在分享中表示,她的創作題材廣泛且多元,既有青春主題,也有嚴肅的社會主題。“這本書中的《憶鄉船》,是一篇關于僑批的作品。我希望借助文字,讓大家了解那段飽經滄桑卻又滿是溫情的歷史,感受先輩們漂洋過海的艱辛與堅韌。”話語中,不難感受到她對不同題材創作的熱情。
李銘萱
李銘萱坦言,自己的創作靈感來自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走在放學路上,四月春日的景象,大街小巷的繁花似錦,都能激發她的靈感。“這朵花里是否藏著生命?它又是如何誕生的呢?或許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地方,生長著奇特的花朵,它們如同人類一樣,有著自己的成長歷程。”
劉子揚的創作則圍繞自身展開。“我希望通過文字的表達,讓別人看到我的內心世界。”他表示,自己的創作靈感源于互聯網上的新聞,尤其是國際事件和熱點話題。他會將這些信息投射到現實生活中,反復構思再進行創作。
劉子揚
“我想寫出那種能夠感染別人的作品。”李錦鴻善于從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靈感,他時常將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間,化作一篇篇動人的散文。平常,他也會經常閱讀,通過借鑒名家作品來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
李錦鴻
三個少年不僅是同班同學,還是學校文學社的佼佼者。每日同窗相伴,在文學創作上,也形成了他們獨特的交流模式。當他們中有人完成作品后,總會第一時間發給另外兩名同學,讓對方提出建議,再依據這些建議對作品進行修改完善。這種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氛圍,推動他們在文學道路上不斷前行。
播撒文學種子 編織夢想搖籃
小小年紀便出書,在大多數人眼中,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可對于他們三人來說,這僅僅是文學創作路上的第一步。
書籍出版前夕,為了給書取個合適的名字,三名少年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他們提到,“鏘鏘三人行”其實是借鑒了一檔廣受歡迎的訪談節目名稱,寓意著三人同行,發出鏗鏘的聲音。而“墨初文”則寓意三人拿起筆寫下稚嫩的文字。
文字雖然稚嫩,夢想卻始終堅定。新書發布后,三個學子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言語中也滿是對學校及老師的感激。
早在三人上初一的時候,南安市榕橋中學教師、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王邦堯就慧眼識珠,挖掘到他們三人的文學天賦,將他們吸納進學校的白云文學社。
“他們的創作視野遠超同齡人。”王邦堯回憶,2年前的開學季,在文學社的投稿中,有兩篇小小說格外引人注目。與以往同學投過來的題材不同,這兩篇小小說聚焦社會議題,獨特的視角讓王邦堯感到驚喜,也讓她開始留意起李銘萱這個充滿潛力的孩子;而劉子揚則憑借一篇觀點獨到、議論深刻的文章進入了王邦堯的視野。文章中,他對生活思考的深度超過了身邊的大部分同齡人,令人刮目相看;李錦鴻的文章感觸更多來自家庭,他的筆觸讓王邦堯看到了少年的詩意與文采。
于是,王邦堯有針對性地為這三個孩子進行個性化輔導,為他們的文學創作之路指引方向。他們的成長也沒有讓老師失望。“三個孩子原本還開玩笑取《雄初墨》的書名,他們討論名字時眼里的光亮,恰是文學種子破土最美的模樣。”王邦堯說。
《鏘鏘三人行:墨初文》的出版不僅是三個少年的成長里程碑,也是榕橋中學“書香校園”建設的生動注腳。記者獲悉,榕橋中學地處李贄故里,自2020年就成立了白云文學社。在中國作協、福建省作協導師團隊的精心指導下,文學社堅持“悅于閱文,悅于寫作,悅己奮進”的育人理念,通過名家講堂、研學實踐和每月征文,培養出大批文學新苗。
THE END
來源:海絲商報
往期新聞推薦
金英網
微信 : wx.jnyng.com
直播:zb.jnyng.com
同城:tc.jnyng.com
聯系電話
(內容中如有侵權作品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