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基礎在于生源,如果要斷一個大學的生源,就是要斷這所大學的后路。哈佛大學名氣大,建校389年,從來就不缺生源。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哈佛大學目前在校學生總數約2.52萬人,其中國際學生6800人,占總人數的27%。這些國際學生中,要數中國留學生最多,達到1016人,另外還有來自加拿大、印度、韓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日本等140個國家的學生,他們每年繳納的學費高達3.84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約3900個就業崗位。
但是最近,這一情況發生了逆轉,特朗普政府要斷掉哈佛的后路。2025年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突然宣布,哈佛大學不得再招收國際學生,要求現在的數千名留學生,要么轉學,如果不轉學,就會吊銷簽證,失去合法身份,變成美國驅趕的非法移民。
為什么突然不讓哈佛招收國際留學生,并不是因為這所大學有損美國“國家安全”,存在科研竊密現象,而是存在另外一種“不安全”,哈佛大學“采用了種族主義的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做法”,使得外國留學生對猶太學生有敵意。
所以早在今年四月,特朗普政府就要求哈佛大學改革管理結構、調整招生政策,關閉與"多元化、公平與包容"相關的項目。但是哈佛大學可不是哥倫比亞大學,根本不吃這一套,直接強硬拒絕了特朗普的無理要求。
既然哈佛不聽話,特朗普有的是收拾他的手段,美國政府先是凍結了哈佛22.6億美元的聯邦撥款,隨后又追加終止了4.5億美元的資助。哈佛大學每年的學費約為5.4萬美元,加上食宿等費用,總花費超過8萬美元。盡管資金緊張,哈佛校長加伯仍宣布自愿減薪25%,決定動用2.5億美元自有資金維持科研運轉。
面對福克斯新聞的鏡頭,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在采訪中赤裸裸地威脅說,敲打哈佛是對其他高校的警告,看其他大學還敢不敢同情哈馬斯?諾姆要求哈佛在72小時內提交過去五年外國留學生參與"非法活動"的記錄,否則就不得再招收留學生。
美國政府的強硬手段立即在校園內引發了恐慌。多少年來,哈佛大學生物實驗室里一直都坐滿了人,但是從今年4月份起,有一半的國際研究員都不敢來了,這些外國留學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不少哈佛留學生現在正在忙的一件事,就是準備打道回府,或者是轉學。
哈佛大學留學生辦公室的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咨詢轉學的人數暴增了五倍。波士頓當地的房地產中介表示,往年這個時候正是留學生租房的旺季,但現在大量房源空置。哈佛不招收國際留學生,一下子可火爆了其他國家的知名大學。目前正是招生季節,據說從今年4月份起,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大學的申請量突然激增了一倍多。
國際學生是哈佛保持學術活力的關鍵,哈佛近40%的科研成果都有國際學者參與。禁止招收國際留學生,就會重創美國的軟實力。但特朗普這個時候可不是考慮的“美國優先”,而是“猶太金主優先”,特朗普絕不允許有人威脅猶太人的安全,也絕不容忍任何機構挑戰他的權威,哈佛也不行,必須聽話。
面對這場危機,哈佛大學沒有退縮。校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為受影響的留學生提供法律咨詢和心理輔導。同時,校友網絡也積極行動起來,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等知名校友公開譴責特朗普政府的決定。目前哈佛大學已經組建了由12名頂尖律師組成的團隊準備起訴,他們認為特朗普的這項禁令違憲。另外,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名校也紛紛表示支持哈佛。
哈佛做得對,要想保住他近400年的根基,唯一的做法,必須像中國一樣,勇敢地站起來反擊特朗普,只有斗爭,才能勝利;只有勝利,才能生存。說實話,還真挺期待這波哈佛硬杠川普的,哈佛的律政團隊應該非常搶眼,這肯定會是一件可載入教科書的訴訟。
看到美國這么折騰自己的名牌大學,還是挺開心的,開心的是美國把人才拒之門外,也意味著它的衰落時期開始了。它之以前所以強大,就因為能源源不斷吸收其他國家的人才,現在將閉關鎖國進行到底,害的還是自己。
更多人才將會回流中國,此乃幸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