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多哈世乒賽賽程被罵上熱搜:孫穎莎2小時連打2場,日本選手卻有5小時緩沖?
今天多哈世乒賽第7個比賽日,中日女單4場對決本該是焦點,結果國際乒聯的賽程表先炸了鍋。
孫穎莎的日程表看得人直皺眉——下午16點混雙搭檔王楚欽,打完立刻得趕18點50分的女單對大藤沙月。要是混雙打滿5局拖到17點,兩場比賽實際就隔2小時。更離譜的是,昨天她剛熬到凌晨2-3點打完女單,今天算下來是“一日三賽”。
這哪是比賽?簡直是體能極限挑戰。
再看日本選手戶上隼輔。人家下午17點30分先打男雙,第二場男單直接排到22點50分,中間足足5小時緩沖。同樣是一日雙賽,差距咋這么大?
國乒球迷徹底炸了。國際乒聯官博評論區瞬間被“改賽程”“公平點”的留言刷屏。有球迷翻舊賬:去年林詩棟日三賽時,最后一場明顯體力不支丟分,這教訓還不夠?
運動員的體能恢復可沒法開玩笑。專業數據說過,高強度對抗后,肌肉ATP(能量物質)完全恢復要2-3小時,神經疲勞緩解更得4小時以上。孫穎莎剛拼完混雙,肌肉還在乳酸堆積期,轉眼就得集中注意力打女單——對面大藤沙月可盯著這空子呢。
日本選手倒可能撿了便宜。戶上隼輔打完男雙能吃頓熱飯、洗個澡,再慢悠悠調整狀態打男單。同樣的賽程壓力,中日選手的“待遇差”明擺著,說沒偏向誰信?
當然,咱莎頭組合的實力不用懷疑。孫穎莎最近半年外戰18連勝,王楚欽混雙世界第一,硬扛肯定能贏。但比賽的精彩不該靠運動員透支身體,公平的賽程才是對所有選手的尊重。
球迷的憤怒不是沒道理。競技體育拼的是技術和意志,不是看誰更能熬。國際乒聯總說“提升觀賽體驗”,可連最基本的賽程合理性都做不到,這體驗能好嗎?
最后就想問:接下來的關鍵戰,能不能給國乒選手多留口喘氣的時間?畢竟大家想看的是強強對決,不是“極限生存挑戰”。你覺得這賽程安排合理嗎?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