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多名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加強科技創新,提升鹽堿地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成效。
這是記者近日從由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內蒙古土地資源收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鹽堿地綜合治理技術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認為,鹽堿地治理與利用的首要前提是以水定地,供水充足才能有好的治理效果。同時,應該更加重視立項前期論證工作,還要建好農田水利工程,解決好農田排水問題,并合理引入光能、風能等新能源,解決農業水利工程灌排用能問題。
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王麗萍表示,內蒙古區域跨度大,鹽堿地治理技術綜合性強,應加強基礎調查,制定精準的技術方案,確保治理技術可落地、見實效、能推廣。
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會長劉永富表示,開展鹽堿地治理要堅持尊重科學、尊重實踐檢驗的指導原則,也要用發展的眼光,采取綜合治理措施,結合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應用協同推進。當前推進鹽堿地治理還存在不少客觀條件制約,要做好這項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研究探討,需要政府、科研單位、企業等共同發力、久久為功。
在座談會上,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與內蒙古土地資源收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鹽堿地綜合利用、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鄉村振興、科技幫扶、消費幫扶等方面開展合作。
內蒙古土地資源收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崗表示,未來將通過合作,推動“社會組織資源整合優勢+國企產業落地能力”的深度融合,促進技術、人才、資源的高效流動,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轉化進程,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示范樣板,為科學推動鹽堿地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提供有效助力。(記者胡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