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選舉失敗后,竟在第一時間“重回南?!?,準備繼續興風作浪。
這次時隔半年中菲又在南海對壘,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馬科斯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么?
菲律賓在南?!跋!币呀浻邪肽曛?。去年10月15日中菲最后一次撞船摩擦,菲律賓打著“漁業部門船只”的旗號強闖中業島,路上聲稱遇到了“中國民兵船”。
但據中方后續公布真相,其實是菲律賓的公務船在中業島附近故意碰撞中國漁船,并威脅到了中方漁船上的人員安全。
結果他們倒打一耙扮作受害者,在國內開始宣揚“被攻擊”。此后到今年5月份,菲律賓盡管經常還在南海有非法活動,但并沒有采取升級局勢的動作。
至于馬科斯政府突然的態度轉變,一種觀點認為是他們的“政策調整”,
主要還是和中國在南海對抗菲律賓船只占不到便宜,馬科斯不僅要面臨反對派的壓力,和中方的經濟往來也一再縮減。
同時因為菲律賓部署了“堤豐”導彈,馬科斯政府或認識到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挑釁的話,可能導致不可控的事情發生。
今年4月美國要求全球孤立中國經濟和美方談判貿易協議,一向“非常反華”的馬科斯政府居然沒有響應,就是例證之一。
但另一種更靠譜的猜測認為,菲律賓當局在海上“安靜”這段時間,剛好卡在特朗普勝選的節點上。
過去眾所周知馬科斯政府一直是靠著拜登的援助,以及在菲律賓建立軍事基地的支持,也就是拿錢才能辦事。
但特朗普政府并不一定會對菲律賓繼續高度支持,如果他們給馬科斯政府的利益不夠,菲律賓肯定是不會冒著“高風險”在南海繼續挑釁中國的。
美菲多次開展聯合軍演
也就是說,美國換了一任政府之后,只有在拿到足夠利益的情況下,馬科斯才有可能冒險,這就是他們“靈活攪亂南海”的策略。
本月菲律賓中期選舉期間,馬科斯政府再度卷土重來,開始試圖強闖中國島嶼附近領海,炒作中國軍艦采取“高風險”機動動作。
對此中國外交部、國防部連續對菲律賓發起警告,要求菲方停止一切侵權挑釁的危險舉動,不要挑戰中方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堅定決心。
從這個節點開始,外界就捕捉到了菲律賓又想升級局勢的信號;
中旬菲方還揚言準備“不經過中國同意向坐灘軍艦補給”,如果他們真的這么做了,勢必會自食其果。
21日,根據中方發布的聲明顯示,菲律賓再度派出3002和3003號公務船非法沖闖中國南沙渚碧礁、鐵線礁(距離中業島只有2.5海里)鐵線礁附近海域,打著“科學考察”的旗號進行非法活動。
期間中方海警執法人員果斷采取行動,但菲律賓主動向中國進行撞船擦碰行動。很明顯菲方的行為侵犯了中國的領海主權,破壞地區穩定,責任應該自負。
但在菲律賓國內媒體的報道中,這件事換了一個版本。
他們又開始將自己包裝成為受害者的立場,表示一艘“科學考察取樣”的政府船只遭到中國海警船,隨后還被中方進行輪番水炮攻擊,發生故意碰撞,造成船體受損并威脅船員生命安全。
菲律賓還強調他們“完成了登島取樣的任務”,這條說法就已經變相證實了馬科斯政府的非法行動,以及他們擅闖中國島嶼的事實在先,不容辯駁。
根據菲律賓ABS-CBN新聞網站報道提及,
在事發前,菲律賓、美國海岸警衛隊在巴拉望島和民都洛島附近海域進行軍事演習,且菲方向美軍海岸部隊通報了情況,美方并沒有行動而是以“無授權”為由拒絕。
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干這種事情了,去年中菲在南海對峙期間,菲律賓仰仗美國航母編隊的撐腰,氣焰非常囂張。
結果后續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突然離開菲律賓,拋下了菲軍。
這一系列事件不難看出,美方也不打算承擔菲律賓導致海上局勢失控的后果,每次到了關鍵時候總是先跑路或者“只讀不回”。
不過和過去一樣,馬科斯的行動沒有討得任何好處,中菲海上對壘局勢仍然是一邊倒。
這次菲律賓主動挑起的行動,被認為是“敗選應激癥”。
馬科斯政府和支持他們的政治勢力長期將南海問題作為政治籌碼,通過渲染與中國的沖突,激發民眾的民族主義情感,從而為自己在選舉中贏得支持。
這樣通過策劃撞船摩擦事件的發生,恰好可以被馬科斯政治勢力利用,在選舉宣傳中塑造自身強硬的政治形象,以爭取選民的支持。
之前菲律賓并未取得足夠的票數,給馬科斯帶來了危機感。
此外,在中期選舉結束后,馬科斯“激進反華”或是也意識到政府快要完了,必須背水一戰。
因為杜特爾特家族在選舉中表現搶眼,這對小馬科斯家族的政治地位產生了很大沖擊;再加上親姐姐伊梅倒戈支持對手,馬科斯政府面臨著執政權威被削弱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轉移國內民眾對其執政能力的質疑,以及鞏固自身政治地位,通過在南海制造事端是很“方便”的途徑。
而且這次進入參議院的阿基諾家族,也是南海問題上的強硬派,馬科斯的舉動也是尋找支持的一種手段。
在這個節點上,美國勢力再次回歸南海。
22日在事件發生之后,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在一場聯大安理會公開辯論會上聲援菲律賓,發出“美國與菲律賓站在一起,我們再次譴責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危險且非法的行動”的信號。
此前也有消息提到,中期選舉之后美國會對菲律賓施加影響,慫恿菲律賓在南海采取激進行動,以配合其重回亞太的戰略布局。
不久之后就發生了該事件,
馬科斯很可能通過與中國的撞船摩擦來向美國展示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獲取美國更多的政治和軍事支持,進而增強自身在國內和國際上的政治資本。
值得注意的還有,中國外交部在22日對該事件進行回應,明確表示現場已經公開,證明中方采取必要處置措施,正當合法。
菲方應當立即停止侵權挑釁,否則中方將堅決應對。
回顧馬科斯在中期選舉之后兩年多的執政時間,必然是內政處處被掣肘,國內遭到施壓甚至彈劾的風險;
這種情況下他們在南海作為一個“宣泄口”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中方不會慣著類似的行為。
菲律賓國內的民意支持率顯示馬科斯已經跌到不足30%,足以證明在南海興風作浪的菲政府,最終走向自取滅亡的境地。
參考資料:
《“奉勸美方不要再利用菲律賓在南海挑事”》人民日報
《美駐菲大使利用菲律賓在南海挑事,外交部:事實勝于雄辯》澎湃新聞
《現場!菲律賓非法闖入中國南沙渚碧礁、鐵線礁附近海域》北晚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