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讓馬力變得太廉價了,這才是法拉利被網友解讀為暗諷小米YU7,或者說是蹭小米發布會流量的根本原因。
昨晚,雷軍宣布小米YU7正式發布,但未公布正式價格,也沒有開啟預訂,這讓不少米粉和媒體直呼意外。之前媒體公布的預計定價區間為30-40萬元,難不成雷總又對這款車的定價有什么新想法?
2024年小米SU7(參數丨圖片)賣出13.5萬臺時,業內還在討論“性價比奇跡”,直到小米SU7 Ultra用50萬售價甩出1.98秒破百的數據,人們終于意識到:電車的恐怖從不在參數,而在于它把超跑最驕傲的性能做成了“白菜價”。
當保時捷車主發現等紅燈時總被隔壁小米輕松甩開,當法拉利粉絲刷到“50萬體驗百萬推背感”的評測標題,超跑百年構筑的階層游戲已悄然崩塌。一臺V12引擎需要十年研發、千萬級調校,而今天,小米YU7 Max車型將給你帶來3秒級的零百加速,而價格很可能只要四十多萬,可能是一臺法拉利或者保時捷跑車購置稅的錢。
小米汽車將三電系統解讀為手機芯片般可量產復制——寧德時代的電池、華為的電機、大疆的智駕模塊,中國供應鏈正把“千匹馬力”拆解成標準化零件,裝進任何一家車企的購物車。法拉利們真正恐懼的,不是小米新車長得像誰,而是電車技術抹平了內燃機時代的“作弊門檻”。過去超跑品牌用“熱效率提升2%”就能收割溢價,如今小米車主在賽道上笑著對488車主說:“你這聲浪值80萬,但我的扭矩只要三四十萬?!睙o不折射出奢侈品邏輯在技術平權前的潰敗。
特斯拉早在十年前就預言“馬力將不值錢”,但沒人想到中國車企下手這么狠。小米YU7不過撕開一道裂縫:當年輕精英們發現攢兩年工資就能買到“準超跑”,誰還相信法拉利海報上寫的“極致性能”?慕尼黑和馬拉內羅的設計師或許該清醒了——殺死貴族的從來不是山寨,而是把王冠拽下來塞進自動售貨機的時代。
小米汽車能否以“旗艦性能+中端價格”改寫傳統豪華車主的消費觀,把天價神車拉下神壇?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