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劉銀平
編輯 |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繼楊書劍2月28日出任華夏銀行(600015.SH)黨委書記,3月17日當選執行董事、董事長之后,5月23日華夏銀行公告,楊書劍的董事、董事長任職資格已于5月20日獲得監管核準,意味著這名27年北京銀行“老將”將正式走馬上任,掌舵同城“兄弟”華夏銀行。
2024年以來,華夏銀行董監高大洗牌,董事長、董事、行長、副行長、監事會主席等十多個重要崗位發生人員變更,楊書劍上任之后,高層團隊能否就此穩定下來?
2024年營收、凈利剛恢復雙增長,2025年一季度華夏銀行就迎來業績滑坡,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7.73%、14.04%,公允價值變動損失24.73億元是導致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1
北京銀行27年老將掌舵華夏銀行
回顧楊書劍的職業生涯,與北京銀行(601169.SH)深度捆綁。
楊書劍1969年8月出生,吉林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1997年7月畢業之后便加入北京銀行,此后在北銀系統內任職長達27年有余。
在2018年6月中央財經大學畢業典禮上,楊書劍回顧其職業生涯:“我的經歷既簡單又復雜。簡單的是,一直在一個單位工作,可謂從一而終;復雜的是,銀行里大多數崗位都干過了。”
彼時,楊書劍由副行長升任為行長一職剛半年,并且已擔任董秘一職11年,此前歷任辦公室副主任、人事部副總經理、學院路支行行長、董事會辦公室主任(主持工作)等職。
一直到2025年2月辭任,擔任行長一職7年2個月,是北京銀行任職時間第二長的行長。
圖源:罐頭圖庫
在2月28日的離職公告中,北京銀行對楊書劍予以高度評價并對其在任期間做出的貢獻致以感謝:推動以數字化轉型統領發展模式、業務結構、客戶結構、營運能力、管理方式“五大轉型”,在提升本行經營業績、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構建特色金融品牌體系、強化全面風險防控等各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在楊書劍擔任北京銀行行長期間,總資產由2.33萬億元增至4.22萬億元,成為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商行。主導推動了零售業務轉型,重點發展消費金融、財富管理和信用卡業務,提升了零售業務在總營收中的占比。2017-2024年期間,北京銀行零售存款規模占比由19.73%升至30.25%,零售貸款規模占比由28.65%升至32.82%,個人消費貸規模占零售貸款的比例由5.72%升至28.51%。
積極推進北京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科技應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在風控、營銷和運營中的落地。加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和創新,科技金融貸款大幅增長,2024年末達到3642.79億元,同比增長40.52%。
加入華夏銀行后,楊書劍將面臨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家是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一家是頭部城商行,總部都在北京,兩家銀行資產規模相當,分別于2023年、2024年突破4萬億大關,今后開展業務難免會存在競合關系。華夏銀行在股份行中業績排名靠后,營收連續5年在900多億元徘徊,需要攻克的難題還有很多。
此外,楊書劍還面臨“董監高”高頻變動帶來的高層穩定性挑戰。2024年至今,華夏銀行的高層變動頻繁,董事長、董事、行長、副行長、監事會主席、監事等多個重要崗位發生人員變動。
圖源:罐頭圖庫
5月16日,華夏銀行公告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已核準段遠剛擔任該行董事的任職資格。
4月30日,華夏銀行公告稱,宋繼清因到齡退休,辭去本行執行董事、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及董事會秘書職務。劉春華因到齡退休,辭去首席審計官職務。
4月4日,華夏銀行公告稱,宮志強因個人原因,辭去本行獨立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同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準楊偉、劉瑞嘉擔任該行董事的任職資格。
2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準楊宏擔任該行首席合規官、劉小莉擔任首席風險官的任職資格獲批。
1月28日,華夏銀行公告稱,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的董事長李民吉突然辭職,曾在金融圈掀起了不小波瀾。而這距離其連任董事長,僅一個多月的時間。2017年3月,李民吉開始擔任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2024年12月13日,華夏銀行再次選舉李民吉,成為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選舉鄒立賓為副董事長。
在楊書劍任職資格獲得核準前,由行長瞿綱繼續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2024年9月,因原財務負責人王興國到齡退休辭任,副行長楊偉成為財務負責人,并同時聘任首席合規官楊宏、首席風險官劉小莉、首席信息官吳永飛,四人均為行內提拔。
2024年1月13日,華夏銀行公告,關文杰辭去執行董事、行長、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一個月后的2月20日,原監事會主席王明蘭宣布到齡退休,半個月后,職工監事郭鵬接任監事會主席;同年2月23日,華夏銀行公告宣布韓建紅、唐一鳴被聘為副行長;同年3月18日,空缺了兩個月的行長職位迎來了新的人選——瞿綱。
瞿綱近年來也“轉戰”頻繁,2021年至2023年,瞿綱先后在北京金控集團、北京信托任職。
目前,華夏銀行形成“一正五副”的高管格局,即行長瞿綱,副行長楊偉、劉瑞嘉、高波、韓建紅、唐一鳴,五位副行長中除唐一鳴外,其余4人均從華夏銀行內部提拔。
2
一季度營收、凈利跌幅超過兩位數
作為一家最早進行股改的商業銀行,華夏銀行曾一度是國內股份行的領頭羊,其一舉一動總是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
根據2024年度報告,資產規模達4.38萬億元的華夏銀行,告別連續兩年營收下滑,交出了凈利潤持續增長的“成績單”。
營業收入971.46億元,同比增長4.23%,增速在A股上市股份行中排名第2;利息凈收入是銀行占比最高的收入來源,2024年實現收入620.6億元,占營收比重63.89%。歸母凈利潤276.76億元,同比增長4.98%。
回顧2021-2023年期間,華夏銀行營收分別為958.7億元、938.08億元,932.0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0.59%、-2.15%、-0.64%。
相比營收,盡管凈利潤增速承壓,但始終保持增長,2021-2023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5.35億元、250.35億元以及263.6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62%、6.37%及5.3%。
然而,剛取得營收、凈利“雙增長”,2025年一季度華夏銀行就迎來業績滑坡,營業收入181.94億元,同比下降17.73%,歸母凈利潤50.63億元,同比下降14.04%。其中,利息凈收入及投資收益下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24.73億元,是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業績下滑遠超市場預期,直接導致4月30日一季報發出的當天,股價下跌8.55%。
圖源:罐頭圖庫
利息凈收入是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2021-2024年期間華夏銀行該項收入連續4年下降,2025年一季度利息凈收入155.45億元,同比下降2.6%,占營業收入的85.44%。利率下行背景下貸款利息收入下降,是導致利息凈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一季度凈息差降至1.57%,較2024年末下降了0.02個百分點。
關于如何應對息差下行壓力,行長瞿綱在2024年業績會上給出了答案。他稱,將繼續加大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力度、優化資產結構,強化息差管理,將負債成本管理作為穩定息差的重要著力點,穩定息差水平。并且不斷加快渠道、產品建設,豐富業務品種,加強條線協同,提高服務能力,拓展中間業務收入增長點,實現中間業務收入可持續發展。
一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6.65億元,同比增長11.45%,但是由于整體規模偏小,占營收的比重較低,難以支撐整體營收增長。
業績大跌,最主要原因還是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高達24.73億元,而去年同期為收益15.2億元。
來源:華夏銀行2025年一季度報告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余豐慧表示,公允價值變動項目出現較大虧損,通常意味著銀行持有的金融工具市場價值大幅下降,可能是因為市場利率的變化、信用風險上升、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等因素引起的。這種情況反映出銀行在金融市場的投資遇到了挑戰,可能是風險管理不善,也可能反映了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對金融機構財務狀況的影響。表明銀行需要審視并調整其風險管理策略和投資組合配置。
近年來,華夏銀行在投資領域業績不俗。2024年投資收益157億元,同比增長79.12%,5年翻了11倍多,并且超過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對非息收入的貢獻不斷增加。
投資收益帶來的業績增長,未來是否具有可持續性?華夏銀行行長瞿綱表示,“2025年,有分析認為,債券市場仍將保持低利率環境,降息降準仍是逆周期調節重要工具,我行將繼續積極關注市場變化,擇機配置或把握波段交易,保持投資合理收益。”
不過2025年一季度投資收益23億元,同比下降7.37%。投資收益的表現取決于宏觀經濟、利率環境、銀行的風控能力,能否成為華夏銀行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還有待觀察。
在資產規模高速擴張的同時,華夏銀行的資產質量卻沒有同步提升。一季度末總資產達到4.52萬億元,相較去年末增長3.31%,規模增長提速。不良貸款率1.61%,相較去年末上升了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56.85%,較去年末下降了5.04個百分點。
在A股上市銀行中,華夏銀行不良率為第5高,撥備覆蓋率則排在倒數第2位。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提升風險抵御能力是華夏銀行必須克服的挑戰。
楊書劍的到來,能否推動華夏銀行戰略轉型、風控優化、管理提效,帶領華夏銀行突破收入增長瓶頸?華夏銀行及市場都在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