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澎湃新聞報道,近日伊朗與美國在阿曼舉行第四輪核談判。在伊朗與美國正展開多輪會談的背景下,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阿里·沙姆哈尼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近日發(fā)布的采訪中表示,伊朗愿與美國達成協(xié)議,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伊經(jīng)濟制裁。沙姆哈尼表示,伊朗將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銷毀其高濃縮鈾庫存,同意僅將鈾濃縮至民用所需的較低濃度,并且允許國際督察人員監(jiān)督該過程。以此換取美方國立即解除對伊朗的所有經(jīng)濟制裁。
從4月以來,伊朗與美國已經(jīng)舉行了四輪間接談判。從雙方的表態(tài)來看,第四輪談判“嚴肅”、“坦誠”、“令人鼓舞”,而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也表示雙方在討論中提出了一些“有益且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想法。不過,伊朗的復雜表態(tài)也值得注意。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近日對美國進行了大篇幅的批駁,稱美國通過制裁、施壓、軍事與非軍事威脅阻礙了伊朗的發(fā)展,美國及其霸權政策是伊朗經(jīng)濟困境的根源,以及美國試圖強加一個非獨立且順從的政權,這“違背伊朗人民的尊嚴”。
哈梅內伊(資料圖)
從目前來看談判的最大分歧,就是美國是否允許伊朗擁有民用核能設施,現(xiàn)在談了幾輪,伊朗已經(jīng)做出了最大讓步,愿意銷毀所有高濃度濃縮鈾,并且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jiān)督。但是特朗普政府不滿意,或者說華盛頓方面不滿意,他們要斬草除根。由此可見,美國人想要的更多。對于伊朗這個窮國而言,他們確實擁有很多石油,但是受限于開采規(guī)模和技術,其石油產(chǎn)量并不高。對于他們來說,如果能繼續(xù)使用現(xiàn)在的核電站發(fā)電,未來能夠減少電力進口,對經(jīng)濟發(fā)展是有幫助的。
實際上,伊朗這回的讓步已經(jīng)可以說是非常大了。一方面來說,伊朗在中東的最大敵人——以色列其實是一個事實上的擁核國。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不僅擁有核武器,而且還擁有一定的核武投送能力。因此,伊朗放棄核武,這就等于是放棄了與以色列達成核平衡,也就等于放棄了爭取成為中東抗以反美“旗幟”的訴求。另一方面來說,在中東范圍內,以色列、美國的常規(guī)軍事實力是遠遠強于伊朗的,如果沒有了核武器“護體”,那么伊朗的自保能力也被大大削弱了。
特朗普(資料圖)
盡管如此,特朗普又甩出新的條件分別是徹底拆除核設施、無期限協(xié)議捆綁導彈問題和“政權更迭”暗線。美國要求伊朗完全拆除福爾多、納坦茲等關鍵核設施,永久停止鈾濃縮活動,而非僅限制豐度。這與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底線直接沖突。美方提議將協(xié)議設為“無限期”,并將伊朗彈道導彈計劃及支持地區(qū)武裝納入談判框架。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明確拒絕:“導彈是國防紅線,不容談判”。美國務院要求伊朗釋放所有“政治犯”,并允許反對派領袖回國參選。沙姆哈尼斥責此為“顛覆伊朗政權的陰謀”。
由此可見,妥協(xié)換來的只是更大力度的打壓。放棄軍用還不行,連民用也得放棄,否則就武力伺候。還要使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伊朗一滴油也賣不出去,這是完全不給生路的節(jié)奏啊!民眾沒有了活路,只能造自己政府的反,無法去造導致自己沒活路的美國政府的反,伊朗當局被逼走進了投降的死胡同。如果伊朗扛不住,連民用核設施也銷毀了,那就是徹底投降了。它毫無疑問將成為美國政府所期望的跪族的樣板。
特朗普(資料圖)
總而言之,美伊談判的進程表明,雙方的矛盾遠未解決。伊朗的妥協(xié)并未換來美國的善意,而是引發(fā)了更多的要求。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態(tài)度讓談判陷入僵局,也讓伊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未來,美伊關系的走向將取決于雙方如何在談判中找到平衡點。如果伊朗選擇完全妥協(xié),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如果堅持強硬立場,可能會引發(fā)新的沖突。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圍繞核問題的博弈注定將成為中東局勢的關鍵轉折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