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昱
編輯 | 王小娟
最近,一向敢言敢為、殺伐果斷的董明珠,居然對其曾經怒斥的前格力網紅員工孟羽童,重新打開了格力的大門。
5月23日19:00-21:00,董明珠與孟羽童如約亮相格力明珠精選抖音直播間,進行了一場直播帶貨。這是孟羽童2023年官宣離職后和前老板董明珠的第一次合體直播,開播半小時后沖到了抖音大家電帶貨榜單第一名,但總榜僅位居第70多名。
中國白電三巨頭格局形成的這十多年來,董明珠應該是最被外界所熟知的掌舵人。她認同“格力是董明珠的,董明珠是格力的”,也一直用實際行動將自己和格力牢牢捆綁在一起。這讓她的一舉一動都輕易為格力獲取流量的同時,也埋下了不少隱患。
同樣是國內第一批民營企業中的頂級經理人,美的集團掌舵人方洪波卻一直很低調,不過最近其罕見接受外界深度訪談,因為提到“從不加班”、“是美的發展史上的過客”等觀點而備受關注。
過去多年,方洪波、董明珠這兩位管理風格截然不同的掌舵人,一個向左強調“自我顛覆、自我否定”,一個向右強調個人權威,帶領美的和格力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雖然美的比格力少了更多“網紅氣質”,但無論從營收還是市值來看,格力如今都已落后于美的。
在當前家電行業存量競爭越發激烈的背景下,為了突破增長瓶頸,各大企業都希望通過創新營銷,來撕開新的增長空間。
董明珠今年4月開啟了第五個任期,但其仍持續將個人IP與企業牢牢捆綁的做法讓格力面臨不少負面輿論,若不做出改變,未來的格力恐面臨“掉隊”的命運。
不同
5月20日下午,孟羽童在小紅書發文稱,“時隔兩年收到了來自前老板的微信”。在她發布的對話截圖中,“董總”稱要帶孟羽童去吃飯。而此筆記的評論區,格力電器賬號也留言:“歡迎回家吃飯”。
5月23日的直播中有人問孟羽童是否有可能重回格力,董明珠表示:“羽童離開格力的原因,不是像那種惡意竊取公司技術,或者被其他廠商挖走等情況,那為什么不可以(回來)呢?等她出國讀完一年書回來后再說。”
孟羽童2021年9月大學畢業后入職格力,當年格力明珠羽童精選抖音直播間粉絲數很快過百萬。2023年,孟羽童從格力離職時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因其網紅身份,以及董明珠怒斥其在格力任職時跑去當網紅賺錢,多次登上熱搜,也讓董明珠受到了不少負面輿論。
如今兩人的破冰讓外界難免感到意外。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對華爾街見聞表示:“我能夠想到的解釋可能只有兩個:一是董想借此機會制造一個勁爆的話題,從媒體上壓一壓方洪波最近被公眾的高關注度;二是通過和孟修復關系,重塑王自如對其個人形象造成的傷害?!?/p>
因為重用王自如,董明珠多次被群嘲。尤其是2023年王自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我就看她怎么開會,我聽她每天講什么、做什么,我都覺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比欢?,董明珠似乎對王的恭維甘之如飴。
作為中國企業家群體中少見的女性,已經71歲的董明珠近年來一直充滿爭議。今年,她還因為一句“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里培養自己的人才” 、“海歸派里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的輿論,讓外界不滿。
譴責的聲音不少,知名媒體人胡錫進更發文稱,董明珠應當就其針對海歸群體所說的越線言論進行道歉。
跟過去面臨的無數次爭議一樣,董明珠最后依舊選擇不了了之。
在2012年成為格力的一號位后,董明珠就與格力的品牌形象緊緊地捆綁在一起,早年不僅換掉老牌代言人成龍自己上陣,還用自拍照作為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后來親自下場直播,數月前格力專賣店更是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
在董明珠治下,格力不僅高度集權,而且高度依賴董明珠個人IP。
同樣是在2012年接過所在公司創始人棒子的方洪波,則與董明珠信奉著完全不同的管理哲學。
方洪波對外表示,自己看起來“玩世不恭、吊兒郎當”,原因在于美的高度分權,“我在公司每天好像也閑著沒事干,沒人找我,因為他們不用找我,我高度分權給他們。”
不同于格力隨處可見的董明珠海報,方洪波在公司內部也禁止懸掛自己的照片,同時他提到,不允許員工稱贊自己,在他看來:“一個CEO、董事長能聽到什么,取決于你想聽到什么?!?/p>
他對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認為自己只是美的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過客?!熬拖衽?4×100 米,我把這一棒做好,然后接班人接好?!?/p>
未來
董明珠對格力的貢獻毋庸置疑。加入格力前期,董明珠是不折不扣的鐵血銷冠;在正式成為格力掌舵人的那一年,格力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元,當時董明珠提出了五年再造一個格力的目標,最終,花費近六年,格力營收規模首次摸到近2000億,凈利潤翻三倍。
不過,曾經底氣十足的董明珠,如今卻讓格力明顯落后了,不僅營收只有美的近一半,甚至與海爾都有了明顯的差距。
數據顯示,2024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收4091億元,同比增長9.5%,歸母凈利潤385.39億元,同比增長14.3%。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團營收同比增長20.49%至1278.3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8%至124.22億元。
作為對比,2024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891.6億元,同比減少7.26%,實現歸母凈利潤321.8億元,同比增長10.91%。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營收同比增長14%至415.0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6.29%至59.04億元。
如今格力電器不僅與美的集團之間的營收差距越來越大,也落到海爾智家的后面。今年一季度,海爾智家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1.2億元,同比增長10%;歸母凈利潤54.9億元,同比增長15%。
何享健曾感嘆:“我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了方洪波?!?/p>
顯然,方洪波也沒有讓何享健失望。這些年,方洪波帶領美的集團一路高歌猛進,在中國家電領頭羊的位置上做的很穩。
業績領先一個身位的同時,方洪波為美的整體估值提升做了很大努力,接手美的第二年,就推動集團換股吸收合并美的電器整體上市,讓美的集團成為了A股家電龍頭,在市值上遙遙領先海爾智家和格力電器。
截至5月23日收盤,格力電器總市值約為2608億元,美的集團總市值為6051.33億元,海爾智家為2417.04億。
在家電行業增長見頂,小米等年輕品牌來勢洶洶的背景下,格力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以空調為主要收入。格力電器財報顯示,2023年其空調收入占比達到74.14%。
去年格力變更了統計口徑,不再單獨公布空調業務收入,而是將空調與生活電器合并為“消費電器”,該科目2024年收入為1485.6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8.54%。
董明珠曾表示希望空調業務占比最多維持在50%,如何幫助格力尋找到第二增長曲線仍然是當務之急。近年來,格力持續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工業裝備等領域,但新業務轉型明顯不及預期,此前宣布擬投10億元增持格力鈦(原銀隆新能源)也被看衰,導致股價跌超7%。
在艱難尋找新增長點的同時,與董明珠個人IP緊密捆綁無疑也是格力未來需要給出解決方案的問題。
在給格力能夠輕松帶來流量的同時,董明珠個人IP與格力緊密捆綁無疑不利于其品牌年輕化建設,同時董明珠的一言一行也容易給格力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這可能直接導致格力銷量和業績受到沖擊。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0日,在第十三屆格力電器董事會改選即將舉辦之際,董明珠在與俞敏洪的對話談到“接班人”話題時,董明珠說,如果她現在退休了,這個品牌(格力電器)沒了。于是今年4月前,離不開的董明珠開啟了在格力的第五個任期。
一家企業如果離開某一個人就失去了品牌,這絕對是存在極大風險的。格力重塑品牌價值迫在眉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